(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候鸟迁徙有信 文旅融合有声
邢 云
樱花岛畔文韵流动,衡水湖上雁阵掠空。
11月8日启动的2025衡水湖观鸟欢乐季,通过文化展演、公益授牌、旅游推介等形式,铺展了一幅“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画卷。这场持续至明年春季的活动,是京津冀观鸟爱好者的盛会,同时也清晰勾勒出衡水湖坚守生态底色、厚植文化内涵的发展之路。
生态,是衡水湖最坚实的根基,也是其最宝贵的财富。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衡水湖已记录鸟类336种,占我省鸟类总数的68.7%,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达80余种。衡水湖秋冬季“鸟浪”成为常态,青头潜鸭到此安家,水质常年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靠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呵护。此次观鸟欢乐季上,“护羽使者”称号的授予,既是向生态守护者致敬,也让“科学观鸟、文明赏鸟”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生态保护凝聚起更多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新晋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衡水湖精心打造“1234产品体系”,将樱花岛、冀州古城等景点串联成线,把观鸟旅游与文化传承、研学体验紧密结合,生态“颜值”正在转化为文旅“产值”。游客在梅花岛的沉水廊道体验生态之美,在闾里古镇感受历史文脉,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在此形成良性循环。
2023年,衡水湖获评“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试点”,标志着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获得国际认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衡水湖已不仅仅是衡水的“城市会客厅”,这里四季皆可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观鸟欢乐季看似是一个旅游平台,实则兼具生态科普、文化传承多重功能,让游客在休闲游览中读懂生态保护的意义,成为绿色发展的参与者。
候鸟迁徙有信,文旅融合有声。衡水湖以鸟为媒、以文促旅的探索,彰显了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这片“京津冀最美湿地”正在书写生态与文旅相融相生的新篇章,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