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富比(Sotheby’s)纽约举办的「A Legacy of Elegance: Jewels from an Exceptional Collection」私人珠宝收藏专场落下帷幕。这场聚焦匿名藏家珍藏的拍卖共呈现60余件拍品,总估价达800万美元,其中超过20件法国设计师Suzanne Belperron作品、逾10件美国设计师Joel Arthur Rosenthal(即业内熟知的JAR)作品成为全场焦点,最终成交的珠宝种类既涵盖经典宝石首饰,也包含极具艺术价值的设计师孤品,勾勒出高端珠宝收藏的核心脉络。
![]()
一、设计师签名作品:专场成交的“核心主力”
这场拍卖最鲜明的标签是“设计师专项收藏”,两位风格迥异的珠宝设计师作品几乎承包了全场高价成交标的,成为最受藏家追捧的珠宝种类。
1. JAR(Joel Arthur Rosenthal)自然主题胸针
JAR的3件Wild Rose(野玫瑰)系列胸针全部顺利成交,成为专场“人气王”。这三件胸针均创作于1991年,以“天然花朵”为核心设计语言:
![]()
第一件主石为纽扣形天然海水珍珠,花瓣密镶圆形切割紫水晶与彩色蓝宝石,估价30万-40万美元,最终以接近估价上限的价格落槌;
第二件主石为椭圆形天然海水珍珠(经GIA鉴定有颜色处理),花瓣采用粉紫色调蓝宝石与石榴石密镶,估价同样30万-40万美元,凭借柔和的色彩层次收获多位藏家竞价;
第三件主石为纽扣形天然海水珍珠,花瓣用黄水晶与黄色蓝宝石铺镶,呈现温暖的“金玫瑰”质感,估价25万-35万美元,最终成交价格超出预估价10%。
JAR的作品向来以“自然主义+极致工艺”著称,这组野玫瑰胸针没有传统珠宝的华丽镶爪,而是用宝石密镶模拟花瓣的纹理与层次,每一颗小宝石的切割角度都经过精准计算,让花朵呈现出“刚摘下般的鲜活感”——这种将艺术表达与宝石工艺结合的设计,正是JAR作品常年占据拍卖高价榜的核心原因。
此外,JAR于1987年创作的钻石珊瑚耳夹也以62万美元成交(估价50万-70万美元)。这对耳夹采用2颗水滴形切割主钻,搭配圆形明亮式切割钻石组成的“珊瑚枝”造型,没有传统耳饰的对称设计,反而用珊瑚的自然形态营造出不对称的灵动,是JAR“打破珠宝规则”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
2. Suzanne Belperron的“低调奢华”首饰
法国设计师Suzanne Belperron是20世纪珠宝界的“隐秘大师”,她的作品以“无签名却辨识度极高”的风格闻名,本场20余件其作品中,两件代表性拍品成交表现亮眼:
双色玉髓紫水晶手镯(约1935年)以11万美元成交(估价8万-12万美元)。这件手镯采用雕刻双色玉髓制作主体,中央镶嵌一颗孤面切割紫水晶,没有多余的宝石装饰,而是通过玉髓的温润质感与紫水晶的深邃色彩形成对比,Belperron标志性的“弧形线条”让手镯贴合手腕的弧度,兼顾美观与佩戴舒适度——这种“以材质本身为核心”的设计,完美契合她“珠宝应服务于佩戴者,而非炫耀宝石”的理念。
彩色宝石流苏项链以32万美元成交(估价25万-35万美元)。项链镶嵌粉红色托帕石、摩根石、海蓝宝石等彩色宝石,搭配橄榄形、水滴形切割钻石组成的流苏,没有用大克拉主石吸引眼球,而是通过不同色彩、切割的宝石组合,营造出“流动的彩虹”效果,同时宝石的镶嵌方式隐藏了金属爪镶痕迹,让色彩成为视觉焦点——这正是Belperron“让宝石自己说话”设计哲学的体现。
![]()
Belperron的作品从不追求“鸽子蛋”式的宝石大小,而是擅长用普通宝石的组合与材质的质感营造高级感,这种与“炫富式珠宝”截然不同的审美,恰好击中了当代藏家对“低调奢华”的需求,也让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越来越受青睐。
二、经典品牌古董珠宝:时间沉淀的价值
除了设计师孤品,本场成交的经典珠宝品牌古董首饰也展现出稳定的收藏价值,其中Cartier与Boucheron的两件作品尤为突出。
1. Cartier红宝石钻石手链(约1930年代)
这件手链以48万美元成交(估价30万-50万美元),属于Cartier“装饰艺术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手链主体采用隐形镶嵌的定制切割红宝石,搭配长阶梯形和榄尖形切割钻石组成的几何图案,没有传统珠宝的复杂花纹,而是用红宝石的浓郁色彩与钻石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装饰艺术风格的对称线条与几何造型清晰可见。
![]()
隐形镶嵌是Cartier在20世纪30年代的标志性工艺,需要将每一颗宝石切割成特定形状,无需金属爪镶即可紧密拼接,让宝石表面形成“无缝的色彩平面”——这种工艺不仅难度极高,更需要设计师与工匠的高度配合,现存完好的装饰艺术时期Cartier隐形镶嵌作品数量稀少,也让这件手链的成交价格接近估价上限。
2. Boucheron红宝石钻石项链(约1888年)
作为本场估价最高的拍品之一,这条项链最终以185万美元成交(估价100万-200万美元),刷新了该品牌同类型作品的拍卖纪录。项链镶嵌7颗总重约40ct的枕形切割红宝石(6颗产自缅甸、1颗产自泰国,均未经加热处理),搭配总重约65ct的老矿式、老欧式切割钻石,点缀老式单多面形切割钻石。
未经加热处理的缅甸红宝石本身就是“宝石中的奢侈品”,40ct的总重量更是罕见;而老矿式切割钻石的“烛光效应”(比现代明亮式切割更柔和的火彩)与红宝石的丝绒质感形成完美搭配,19世纪末Boucheron标志性的“花环风格”让项链既华丽又不失优雅——对于藏家而言,这条项链不仅是一件珠宝,更是“鸽血红宝石+古董钻石+百年品牌工艺”的三重价值载体。
三、主题性艺术胸针:小众却亮眼的收藏品类
本场拍卖中,两件“主题性艺术胸针”虽估价不高,却凭借独特的设计成为成交亮点,代表了珠宝收藏中“艺术表达优先”的细分品类。
1. Renée Boivin的Grenade石榴胸针(约1940年)
这件胸针以5.2万美元成交(估价4万-6万美元),采用黄金制作石榴造型主体,中央镶嵌一颗枕形刻面蓝宝石,周围搭配水滴形、老矿式切割钻石。胸针的石榴表皮用黄金的纹理模拟果实的质感,钻石则代表石榴籽的光泽,甚至保留了石榴顶部的“果蒂”细节——这种将日常果实转化为珠宝的设计,既体现了Renée Boivin擅长的“自然主题”,又通过蓝宝石与钻石的组合提升了作品的高级感。
2. 无品牌花卉珍珠胸针
除了知名设计师作品,一枚未标注品牌的金色钻石珍珠胸针也以30万美元成交(估价25万-35万美元)。胸针以黄金钻石铺镶成花朵造型,中央镶嵌一颗纽扣形海水珍珠,花瓣的钻石采用不同大小的圆形切割,模拟花瓣从中心到边缘的渐变层次,没有复杂的工艺,却通过简洁的造型与精准的钻石排列,呈现出“法式花园玫瑰”的浪漫感——这也印证了珠宝收藏中“设计本身的价值,有时胜过品牌标签”的规律。
四、本场成交背后:高端珠宝收藏的趋势
这场私人珠宝专场的成交结果,清晰展现了当前高端珠宝收藏的三个核心趋势:
1. 设计师作品成“收藏刚需”:JAR与Belperron作品的高价成交,说明藏家不再只关注“宝石大小”,而是更看重“设计的独特性与艺术价值”——一件有明确设计师风格、工艺精湛的作品,比“大克拉无设计珠宝”更具收藏潜力。
2. “低调奢华”审美崛起:Belperron的玉髓手镯、彩色宝石项链没有大主石,却凭借材质质感与色彩组合收获青睐,反映出当代藏家对“炫富式珠宝”的审美疲劳,转而追求“有品位、不张扬”的珠宝选择。
3. 古董珠宝的“时间价值”:Cartier装饰艺术时期手链、Boucheron百年红宝石项链的稳定成交,证明经过时间沉淀的品牌古董珠宝,不仅是宝石的载体,更是珠宝历史与工艺的实物档案,这种“文化价值”让其收藏价值持续提升。
从JAR鲜活的野玫瑰,到Belperron温润的玉髓手镯,从Cartier的隐形镶嵌红宝石,到Boucheron的百年鸽血红项链,2025年苏富比纽约这场私人珠宝拍卖会,不仅是一场藏品的易手,更是一次珠宝审美与收藏逻辑的集中展现——高端珠宝的价值早已超越“宝石重量”的单一维度,转而成为艺术、工艺与历史的综合载体,而这也正是珠宝收藏最迷人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