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不到,一个河南的年轻律师徐浩原突然猝死在办公室。早上家人发现他还没醒,整栋办公楼的人都愣住了。这人刚领律师证快一年,孩子还在吃奶,案子不多,名气也没啥。他晚上经常不回家,基本常驻单位,每天忙到很晚。同事说,他最后那份材料都还没发出去。
![]()
其实今年类似的事情,全国范围已经连续发生了二十多起。比如上海,有个刚被律所表扬不久的律师,也这么突然走了;无锡那边还有律师倒在工位,连家里人最后句都来不及说。很多这样去世的律师,基本都是刚入行不到三四年,客户资源都特别少,工作靠律所分配,工资低得要命。甚至有律所专门在卫生间里装了淋浴,并不是让人舒坦,而是怕你洗完接着去加班。听了我都发愣,这工作环境简直不正常。
中国现在律师总人数已经超过六十五万,而且年年还在涨。但实际案件数量没见多少变化,这样干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规模小的律所抢业务就必须价低量多。律师想留在律所,转正的门槛就是得接够数。有人八十天干一百多案子,压根不敢休息,工资不高,风险全自己扛。当事人喊一声“律师”,这些年轻的小伙子就恨不得把命都搭上,怕自己对不起客户这个称呼。我要是他们,也熬不住。
![]()
外人常说律师收入高,真等你进了这行,发现真实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刚入行的小律师,天天加班熬夜,就为了能吃饱肚子。其实律师这行业也和医生、老师这些大家觉得体面的职业差不多,只有自己最清楚里头的压力和磨损。有了AI工具,真的没有变轻松,反而单位对进度卡得更紧。没人规定必须几点下班,律师协会根本不管,律所就算私人单位,劳动法说了也没用,大家想维权都难于上青天。
徐浩原的最后一张照片,人在书架前站着,穿着规规矩矩的正式衣服,脖子上还系着领带,但整个人气色明显很疲惫。他站得很直,脸上一点不乐意的感觉。他自己的孩子还从没见过爸爸真正在桌前工作过,那份写到一半的资料还没交。同事们在朋友圈里留言,说他这个状态像极了自己的日常。其实这些不是同情,大伙心里清楚,下一个可能就轮到自己,这感觉太真实了。
![]()
行业里并不是有人专门在逼着这些年轻人,就是大家都不敢慢半拍。谁都不会表面反抗,谁都不能停下来。停下来的人,就已经半路被淘汰,大家只能一口气坚持到底。说白了,这种规则就是圈里默认的,没得选择。
有时候看到这些,只觉当律师真的没有大家想的轻松。日子挺难,想同情都无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