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个媒体报道,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17日启程前往北京,就高市早苗首相在国会有关台湾有事的答辩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外媒解读金井此举意在“灭火”,社交媒体上公开的视频显示,金井下飞机后面对媒体提问脸色严峻,一言不发!
![]()
一边是日本外务省高官紧急访华灭火,另一边却是日本自卫队高官叫嚣击沉福建舰!这个情节看起来和当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非常相似?以生死存亡为理由发动的侵华战争,同样也以这个理由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中国必须要当心日本铤而走险发动第二个珍珠港事件。
日高官抵达北京:脸色严峻一言不发
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于17日抵达北京,一同前往北京的还有负责日中经济关系的相关官员,启程前金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高市首相有关台湾有事的答辩并未改变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并争取中方理解,并向中方说明高市首相不会撤回相关发言的理由。
外界估计金井将向中国强调多层次交流的重要性,呼吁中国谨慎发布旅游警告,并敦促中方撤回相关警告。根据公开的日程安排,金井正彰18日将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举行会谈。
![]()
如果金井真要来向中国传达这番表态的话,可以明确告诉他不用来了,因为来了也没用,高市早苗如果不收回这番言论,中国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高市的,中日之间积怨已久,这次日本主动提起事端,绝对不会有下不为例这种说法,必须要怎么吐出来的就怎么吞回去!
极有可能的真相是:中国已经定调,日方除非有诚意,否则免谈
10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接受询问时的“以台湾有事界定日本生死存亡危机势态”的表态,引发了中国人民强烈愤慨,这让中国人民记起了日本以“帝国生死存亡”为由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百年恩怨瞬间涌上心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
中国外交部严正交涉要求高市早苗收回言论,然而高市早苗10日狡辩称,这是基于最坏情况的假设”,且“与政府以往立场一致”,明确表示不打算撤回!高市仅仅表示今后会避免“明确假设特定情况”来陈述,日本政府方面也认为其发言并未违反国际法,因此“无需撤回”!
尽管高市的言论遭到了前首相石破茂以及鸠山由纪夫等的批评,但多日来日本国内多方对高市声援表态支持,同时部分日本民众还在中国逐日大使馆附近举行反中游行,此举更是对高市引爆中日舆论战火上浇油!
高市与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嚣张的言论引发了中国的强烈抗议!11月7日以来,中国驻大阪领事隔空互怼、中国驻日本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再到中国外交部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就高市明确表态!解放军官方媒体的“中国军号”警告,高市的言论有让“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海警船巡航钓鱼岛,海军055舰队穿越大隅海峡,黄海连续三天举行军事演习,中国的步调正在层层升高!
![]()
外交部领事司、教育部、文旅部及香港、澳门特区接连发声,呼吁去日本需谨慎!三大航司跟进取消退票手续费!11月17日,即将上映的日本动画《蜡笔小新:炽热的春日部舞者们》与《工作细胞》暂缓上映,已经在上映的《鬼灭之刃》将在20日强制下映!从政府到民间,中国的对日舆论工具正在全方位开启,而且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
日本意图蒙混过关?不可能!
2025年11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请注意外交部是在凌晨2点56分发布这条消息的,也就是说在凌晨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特别注意是用词是“奉示”,也就是说有更高层要求外交部如此操作。
![]()
简单一句话定调,这很有可能就是中国的最高决策已经确定了,外交部的严正交涉也明确指出了高市违反四个政治文件,并质疑日本是否意图恢复军国主义,明确提出:除非高市撤回话语,否则就会继续升温。
到目前为止,对日方向的舆论战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另一个方向是更高层次的手段也已经开始上强度了:
- 联合国副代表孙磊首次提及“琉球原住民”议题:表示可能开始在国际场域“重新界定琉球问题”;
- 国内正在讨论联合国宪章第53条与第117条:战败国违反承诺时,四强无需安理会即可采取处理行动,包括军事等一切手段;
- 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有权在日本爱知县、名古屋以及三重县和静冈县驻军;
- 贸易制裁上尽管还没开始,但下一阶段绝对是,比如禁止稀土出口、禁止水产品进口,禁止日本农产品进口,禁止农产品出口日本等;
这是现阶段和下一阶段可能发动的制裁方向,只等高市表态到底是否撤回言论;如果高市早苗死硬到底,那么可以预计的是升级将持续,直至高市早苗承诺收回为止!
当心第二个珍珠港事件:自卫队军官叫嚣击沉福建舰
日前日本知名媒体《产经新闻》刊出了一则爆新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本防卫省官员对《产经新闻》透露,称日本自卫队已经制定了在台海冲突时优先攻击中国航母的作战计划,特别是瞄准中国海军最新服役的福建舰。
![]()
这位匿名官员宣称,福建舰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也是中国海军目前最先进、最强大的王牌战舰,未来势必会成为解放军两栖登陆作战的核心力量。在日本防卫省看来,击沉福建舰将严重削弱解放军的攻台能力,从而达成日本政府所谓的“武力保台、阻止中国统一”目标。
当心第二个珍珠港事件
是不是很熟悉的套路?当年偷袭美国珍珠港之前,日本正在和美国进行激烈而复杂的外交谈判,核心内容集中在中日战争的处理、驻军问题、东南亚扩张、三国同盟、以及美国对日禁运等:
美国要求:日本必须无条件完全撤出中国(包括满洲),放弃“大东亚新秩序”“以武力改变现状”的政策。但日本只同意撤出部分兵力,但绝不放弃满洲;拒绝完全撤军,因为军部认为这是“亡国条件”;要求美国承认日本在亚洲的“特殊地位”;
![]()
同时日本还要求美国必须取消石油、钢铁、飞机燃料禁运;解冻日本在美资产;恢复对日贸易。美国对此以“日本退出中国”为先决条件,否则不予恢复。日本认为美国此举是逼迫日本走上战争之路。另外日本就退出轴心国联盟,取得东南亚资源等谈判,美国断然拒绝!
日本认为美国的这些条件让大日本“帝国存亡受到了严重威胁”,以此为借口,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偷袭,引发了太平洋战争!结果大家基本是知道的,美国航母并没有全部在珍珠港,但日本确实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多艘军舰!
![]()
最终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日本此举让美国最终决定参战,之后因为日本海军认为并未在珍珠港摧毁太平洋主力,再次突袭中途岛以消灭美国海军主力,结果被美国海军下套,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惨重,之后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局中形势急转直下,直至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以美国胜利告终。
日本是有前科的,以“帝国存亡受到严重威胁”为由发动了侵华战争,珍珠港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所以高市早苗的这番言论性质极为严重,这是日本即将走上军国主义的重点标志性言论。中国必须要当心,并且中国有义务更有权利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的军国主义正在复辟,全世界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必须联合起来!
自卫队高级军官叫嚣制定对福建舰的作战计划,与珍珠港事件如出一辙!发动对福建舰的打击必将引发中日全面战争,那么日本有能力与中国海军对决吗?已经有日本网友统计了中日海军力量对比,日本完败!
![]()
日本会就此放弃吗?不会!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日海军力量完全不成对比,美国军力是日本的数倍,但这并没有影响日本的偷袭计划,并且当时日本军部还征询了山本五十六的意见,因为山本在美国留过学,对美国制造业以及军事力量有很深的理解。山本给出的答案是三年!最终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3年零7个月后,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当日的日本军部考虑的是根本用不了三年,日本以海军力量优势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军当登陆北美,以日军的作战能力,还不能在三年内拿下美国?从卢沟桥事变后到占领华北和沿海主要城市仅用了一年不到,日本非常有信心!
看到没?日本在面对如此强敌的情况下依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请问各位,日本敢不敢打击福建舰?完全是有可能的!日本这种疯狗完全没有理性可言,但是日本的下场与太平洋战争不会有什么不同!
![]()
目前中日双方的军事力作战体系方面差不多已达到代差的级别,即使是美国在面对中国时依然存在差距,从九三阅兵中可以看出来,中国已经实现了美国计划在2027~2028年才能实现的全域作战,这个作战体系的缩水版就能让巴基斯坦轻松击败印度空军。如果全面铺开了打,估计只有外星人才能够级别PLA(解放军)全力以赴。
用这套体系对付日本,PLA差不多能做到单向透明!而另一个优势是中国的制造业,太平洋战争的中的美日双方,其实美国在战术上并不见得比日本高明,作战能力也不见得有日本强,但美国最终胜利了,因为美国是用制造业压死日本的:
![]()
日本在战争后期终于发现,日本无论多击沉美国军舰都没用,因为很快就会补充上来,而日本的航母和驱逐舰沉一艘就少一艘,无限扩张的日本军事力量终于破产!日本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也会遭遇和美国一样的问题,当然与美军不同,中国战术和艺术差不多,中国是唯一一个击败联合国军的国家,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四个败在中国手下,还有个例外的是谁?中国自己!
日本试图挑战中国是极其愚蠢的,无论是日本向挑衅中国或者是准备把美国拉下水,因为中国有能力拉美国一起打,如果美国不想被一条狗拉进战争的话,那么请将狗绳收紧点,打起来刀枪无眼,西太基地被彻底摧毁可是勿谓言之不预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