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慌了,“反华”机构高喊:中国已经上好子弹,究竟在怕什么?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众议院“中国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50页的报告,指责中国“操控关键矿产市场、操纵价格”,并污蔑中国完善稀土出口管制体系为“动用经济武器”。更为夸张的是,该委员会主席约翰·穆莱纳尔声称,“中国正用一把上好子弹的枪对着我们”,并呼吁美国必须采取紧急行动。
![]()
这份报告内容充斥着无稽之谈,其真实意图并非解决美国的产业困境,而是试图通过抹黑中国,转移国内矛盾。报告不仅声称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影响了国际价格,还无端质疑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价格透明性。然而,伦敦金属交易所发言人已明确表示,其价格完全基于透明交易,与所谓“中国操控”毫无关联。
讽刺的是,美国一边指责中国“操控市场”,一边却试图通过价格管制等政策干预市场规则。报告提出的政策主张,包括扩大政府对价格报告机构的监管权限、实施价格管制等,实际上是对市场自由的直接干预。这种“双标”行为暴露了美国试图通过舆论操控,推动“去中国化”战略的真实目的。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钨、锂等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地位让美国深感焦虑。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总量的90%,钨矿产量占全球总量的82.7%,锂电池生产占全球总量的76%。这些资源不仅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更是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为了削弱中国的优势,美国近年来试图通过构建替代供应链来实现“去中国化”。例如,美国政府推动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开发矿产资源,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矿山开采到深加工产能建立,周期时常是相对漫长的。美国的“去中国化”计划短期内难以见效。
![]()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出口管制,旨在维护自身资源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符合国际规则,也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相比之下,美国在芯片、5G等领域实施的技术封锁,才是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根源。美国动辄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却无法容忍中国依法保护自身产业安全,这种霸权逻辑才是当前产业困境的真正原因。
面对美国的抹黑,中国无需过多理会,只需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近年来,中国在稀土加工技术、环保标准和出口管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每一次技术进步、每一项政策完善,都是对美国霸权逻辑的有力回击。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中国每前进一步,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反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