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一名5月龄女婴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心脏手术后不幸离世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女婴许洛熙出生于2025年5月26日,作为早产儿的她被检查出患有3毫米继发孔型和7毫米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虽为先天性心脏问题,但家属表示孩子无急症症状,各项发育指标均正常。
![]()
据家属回忆,该院心脏科主任陈君贤医生告知此手术为“常见简单微创手术”,术前评估风险仅2%,预计耗时2.5至3小时,医疗费用约4万元,同时强调若不及时手术将影响孩子后续发育。家属曾提出观察等待自愈的可能性,但遭到医生否决,最终同意于11月11日为孩子进行手术。然而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告知严重不符,原计划3小时的手术持续了7小时10分钟,孩子的全麻时长更是接近9小时。
![]()
手术期间,女婴因动脉破裂发生大出血,失血量高达1500毫升,医生紧急将微创手术转为开胸抢救,但这一关键情况全程未告知家属。术后孩子被送入PICU时已生命垂危,院方却告知家属“手术成功”,直至术后6小时,医院才正式宣告女婴死亡。家属在见到孩子遗体时发现,孩子全身青紫,眼角还挂着泪痕,而病历记录的死亡时间与实际情况存在矛盾,这让家属对手术过程产生强烈质疑。
事后家属提出查看手术室及抢救监控录像的要求,遭到院方拒绝,术前承诺调派的上海专家也未到场参与诊疗。更让家属无法接受的是,封存的病历与首次复印版本在手术名称、关键时间节点等多处存在不一致,家属因此指控院方存在病历篡改行为。与此同时,多名网友实名举报涉事医生陈君贤近年还涉及两起类似医疗事件:2025年6月,一名13个月大患儿因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术中大出血死亡,家属称术前评估不足;2024年同期,另一名小月龄患儿术后死亡,家属指医院通过公关手段压制了舆论。
11月17日,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工作人员针对此事作出回应,称院方高度重视该事件,已对涉事医生陈某某(陈君贤)启动调查程序,目前该医生已被停诊,将全力配合患者家属依法维权。院方明确表示,若经调查确认涉事医生存在医疗过错,将依据最终鉴定结果依法处置,追究相关责任并承担相应后果。
![]()
宁波市卫健委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证实,已介入该事件的调查工作,正积极与家属及院方保持沟通协调。卫健委明确该事件属于“重大医疗纠纷”,目前医院正严格按照《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推进处理流程,暂未收到相关医疗鉴定结果。根据该条例,医疗纠纷可通过双方自愿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家属可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封存原始病历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截至目前,该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女婴离世的具体原因、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等关键问题,有待相关部门和医疗鉴定机构的专业核查与披露。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公众的心,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婴幼儿医疗安全、术前评估严谨性及医疗纠纷处理透明度的关注,人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尽快查清事实真相,给逝去的孩子和悲痛的家属一个公正的交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