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是汽车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中国车企第一个敢承诺“烧一赔三”的车企来了。广汽埃安i60发布会上,埃安公开承诺:“若车辆发生自燃,将赔付三辆新车”。
![]()
这应该是行业内安全赔付的最高标准,无疑也是针对行业痛点,以及消费者核心焦虑做出的回应。当然也是埃安对自己弹匣电池2.0、360度电池防护“500亿公里0自燃纪录”的绝对信心。
无独有偶,日产N6、N7也推出“行业内首个无套路自燃包赔政策”,公开承诺因三电系统质量问题发生自燃,均提供补偿同等配置的新车,并且不计算折旧。
![]()
最狠的是,日产不限定首任车主,不限定整车质保期内,也不限定是否达到报废标准。除了营运车,基本都包赔。只不过暂时做成了限时权益,需要用户在12月31日前锁定订单才能获得该权益。
实际上,2026年的新国标,针对汽车动力电池也做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近期几次汽车电池燃烧事故也的确引起了行业和消费者的热议。比亚迪重申坚持磷酸铁锂路线,并在近期几场发布上重申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安全性的的属性,其实也就预示着2026年重点关注安全,而非参数竞争已经成为必然。
![]()
我们知道,传统车企(如丰田)仅承诺自燃后赔新车,被舆论视为“基本责任”,现在埃安、日产的“自燃赔付”其实就是在拉动行业安全标准。正如比亚迪前段时间推出智能泊车情景下兜底赔付行业首例,现在“卷安全”也将成为常态。
比亚迪很早就提出“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并在行业内首创包赔付和兜底政策,随着行业越来越多车企推出“三电自燃包赔”,比亚迪会不会基于自己刀片电池的安全特性,推出兜底政策?也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比亚迪可能不会盲目跟随,而是推出更适合自己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兜底方案。
![]()
首先,比亚迪赔付车主这方面从来都很主动。终身质保、更换新车的案例也有很多。但是要想将“一烧就赔”政策落到实处,还是要解决两大难题:
1、责任界定模糊
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很多,如何区分外部因素与三电问题,其实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对待,若起火原因涉及用户使用不当(如加装配件、不当改装)或外部因素(如碰撞后未及时维修),车企难以承担全额赔付。
2、鉴定成本压力。
要对起火事故进行原因鉴定,其实面临着技术难度和成本压力,尤其要区分自燃还是被引燃,其实需要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而非车企单独可以认定,这就增加了很多隐形成本。
![]()
当然,一直以安全著称的比亚迪也一定会回应市场关切,比如推出新一代刀片电池,推动推出“自燃即换车”或“电池终身质保+额外补偿”,避免直接对标“烧一赔三”。
另外,比亚迪也有责任进一步公开一些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测试数据,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避免参数竞争,而影响安全底线建立。
总之,比亚迪最终是否跟进,取决于其对技术迭代速度与市场竞争节奏的判断。个人认为:短期内,保持既有质保政策仍是最优解;但长期来看,随着电池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自燃兜底”可能成为行业标配,比亚迪作为头部企业,肯定会在用户信任与商业风险间找到更具执行力的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