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山西长治那场因为一条狗闹出 1 死 3 伤的案子,一审开庭后直接炸出大反转!
11 月 13 号长治中院审了 6 个多小时,没当庭宣判,可被告方律师甩出的证据,让整个案子的走向都变了 —— 申某良手里那把刀上,居然没有死者郭刚的 DNA,反而有申某良自己的血迹!这事儿现在越闹越玄乎,不少网友都在猜:难不成郭刚的伤,是自己人误伤的?
![]()
先把时间拉回今年 1 月 30 号,也就是大年初二。那天下午 3 点多,申某良的儿子小申出去打水,刚走到路边就被邻居郭刚家的狗扑上来咬了。小申后来跟警察说,那狗拴在公共区域,4 米长的链子够得着路,他被咬了两次,急了才顺着链子把狗摔了两下,当时也没想着要弄死狗,回家才知道狗没气了。
申家知道闯了祸,赶紧让小申妈妈联系郭刚的姐姐,想私下商量怎么赔。可郭刚老婆赵某晖在电话里直接炸了,说 "你家孩子命还没我家狗金贵",还放话 "这事没完"。申家没办法,只能报警,小申在派出所等了 3 个小时,郭家人连面都没露。谁能想到,当晚 7 点多,赵某晖就带着妹夫韩某、外甥刘某,直接冲到申家砸门。
监控拍得清清楚楚:赵某晖第一个动手砸玻璃,韩某一脚踹开大门,三个人骂骂咧咧往里闯。申某良和老婆、女儿从厨房出来拦着,邻居听见动静赶紧来劝,可没拦住郭刚也赶过来了,还带着两个女儿。接下来的场面就乱了 —— 申家说郭家人来了八九个人,拿着铁锹、砖头往死里打,把 60 岁的申某良逼到窗台角落;郭家却喊冤,说自己就三个人,没带凶器,砸玻璃只是泄愤。
直到申某良摸到窗台上那把杀鱼刀,事情彻底失控。检察院起诉书里写着,申某良 "胡乱挥刺",把郭刚、赵某晖、韩某和郭刚的一个女儿都刺伤了,郭刚当晚因为左股动脉被捅断,失血过多没救过来。一开始大家都在吵,这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可一审开庭后,被告方律师拿出的证据,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
第一个关键证据就是那把刀。律师说,刀上只检测出申某良自己的 DNA,没有郭刚和韩某的!要知道韩某也受伤了,按郭家说法是被申某良捅的,可刀上没他的血迹,这就怪了。律师直接在法庭上质疑:"要是韩某的伤真是申某良弄的,怎么会没 DNA?会不会当时还有别的凶器,甚至别的人动手了?"
更有意思的是,法院已经认定韩某的伤是 "正当防卫造成的"。被告方律师抓住这点不放:"既然韩某的伤算正当防卫,那郭刚的情况为啥不算?" 而且申某良在法庭上说,当时被打得蹲在地上往后退,摸到什么就挥什么,根本不知道是刀,也没想着要杀人。邻居们也作证,当晚太黑太乱,14 个人在场,没人看清具体怎么捅的。
郭家这边现在也不好过。一审的时候,郭家人一个都没去,只派了律师出庭。律师还在坚持说 "申家人拿着擀面杖、剔骨刀打人",说郭刚进去才十几秒就被捅倒,身中 9 刀,头部还有撞击伤,"这根本不是防卫,是故意杀人"。可网友不买账,有人翻出赵某晖之前的采访,她之前说 "砸玻璃就是为了泄愤",现在又说 "只是来理论",前后矛盾。
还有个细节挺耐人寻味:申家是移民户,郭刚是长治本地坐地户。小申说,平时郭家就有点瞧不起他们家,这次狗的事,更是觉得 "外来户好欺负"。有长治本地网友在评论区说,确实有少数坐地户觉得自己了不起,遇事喜欢用拳头解决,这次算是栽了大跟头。
![]()
现在两个家庭都毁了。郭刚没了,赵某晖又要索赔百万,可证据对他们越来越不利;申某良关了快 10 个月,一审才见到家人,头发都白了,女儿说 "我爸以前身体好好的,现在瘦得不成样"。最可怜的是两家的孩子,小申因为这事不敢出门,郭刚的女儿亲眼看着爸爸被抬走,夜里总做噩梦。
其实这事从头捋下来,就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如果赵某晖当时愿意去派出所调解,如果郭家人没上门打砸,如果申某良没摸到那把刀,哪怕有一个环节退一步,也不会闹到 1 死 3 伤的地步。现在案子还没判,但刀上没有 DNA 这个证据,很可能会改变结果。
有律师分析,要是能证明当时郭家人有严重暴力行为,申某良可能构成特殊正当防卫,不用负刑事责任;但要是防卫超过必要限度,可能会判防卫过当,减轻处罚。不管怎么判,两个家庭都回不到从前了。
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邻里之间哪有解不开的结?为了一条狗,把人逼到绝路,最后自己也付出代价,值得吗?大家觉得申某良这算正当防卫吗?要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处理?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