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丨coisini
今天谈人工智能(AI)做科研已不再是新鲜事,但如果说 AI 自主「发现」了牛顿第二定律呢?
我们知道,AI 模型擅长识别数据模式并进行预测,但利用数据推导广义科学概念对 AI 来说仍然是一项挑战。
最近,《Nature》报道了一个由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概念驱动型发现系统 ——AI-Newton,该系统能够从原始数据中自主推导物理定律,无需人工监督或先验物理知识。
![]()
研究论文:https://arxiv.org/pdf/2504.01538
AI-Newton 集成了以物理概念为核心的知识库与知识表征,并配备自主发现工作流。
作为概念验证,研究团队将 AI-Newton 应用于大量牛顿力学问题。在给定含噪声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该系统通过自主定义的概念,成功重新发现了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基础物理定律。这标志着 AI 向自主科学发现迈出了重要一步。
AI-Newton
神经网络可以高效学习高维空间中的模式,但由于其黑箱特性往往可解释性有限,加之数据驱动方法外推能力薄弱,导致其在推导物理定律时,可靠性备受质疑。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看,符号模型具有模型紧凑、具备显式可解释性、泛化性优异等优势。符号回归方法能同时探索数学表达式结构与参数以实现数据拟合,在重新发现支配方程(governing equation)和守恒量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符号回归方法能利用其广博的跨学科知识生成合理的候选表达式,从而高效引导搜索方向。
知识库
AI-Newton 通过逐步构建概念与定律的知识库,模拟了人类的科学发现过程。
知识库是 AI-Newton 的核心组件,负责存储和管理结构化知识。如下图所示,知识库由实验库与理论库构成。AI-Newton 采用具有严格定义语法与语义的物理领域特定语言(DSL)进行知识表征。
![]()
实验库存储物理实验及对应的数据模拟生成器。每个实验的输入仅包含涉及的物理对象、几何信息、实验参数和时空坐标。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其他概念(如质量或能量)均无需先验物理知识,AI-Newton 可以自主发现。每个实验的输出为带有统计误差的模拟数据。
理论库存储自主发现的知识,采用以概念为核心的三层架构(符号、概念与定律)。人类物理学家在构建描述复杂物理现象的简洁普适定律时,概念同样具有关键作用。AI-Newton 将概念和定律显式表征为 DSL 表达式。这不仅增强了可解释性,还有助于将发现的知识应用于各类问题。
自主发现工作流
AI-Newton 将合情推理(plausible reasoning)与符号方法相结合,构建出自主发现工作流。该工作流能持续从实验数据中提炼知识,并将其表述为物理概念与定律。
需要说明的是,合情推理是一种基于局部证据进行理性推断的方法。与演绎逻辑不同,它产生的是语境合理的结论而非普遍必然的定论,这映射了科学实践中先提出假设再严格验证的研究范式。
工作流每次启动试验时,会从知识库中选择一项实验和若干概念。这一过程通过推荐引擎实现,该引擎融合了受 UCB 算法启发的价值函数,并在科学发现过程中采用动态神经网络适配。
为避免工作流在积累足够知识前陷入复杂实验,研究团队提出了 era-control 策略:限定每次试验在特定 era 的挂钟时间内完成。若经过充分尝试后仍未获得新知识,推荐引擎将增加分配时间并进入新 era。这种推荐机制模拟了人类在利用与探索之间进行平衡的决策倾向。
实验测试
作为概念验证,研究团队将 AI-Newton 应用于牛顿力学问题,重点关注 46 项预定义实验,涉及三类主要物理对象:小球(包括普通小球与天体)、弹簧与斜面。实验设计涵盖孤立系统与耦合系统,具体包括:
1. 单个小球与弹簧的自由运动
2. 小球的弹性碰撞
3. 呈现平动振动(translational vibrations)、转动振荡(rotational oscillations)与类摆运动(pendulumlike motions)的耦合系统
4. 重力相关问题(如抛体运动与斜面运动)及复杂弹簧 - 小球系统
5. 涉及引力相互作用的天体力学问题
通过改变物理对象的数量和空间维度,研究团队系统性地增加了实验的复杂度。为模拟真实实验条件,模拟器还引入了统计误差以模拟现实世界的数据特征。
在最大试验次数设定为 1200 次的条件下,AI-Newton 展现出稳健的知识发现能力,在各测试案例中平均识别出约 90 个物理概念与 50 条普适定律。如下图所示,这些发现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重要普适定律及其相关概念,为从简单系统到高自由度复杂构型的全部实验提供了完整解释。
![]()
研究团队向 AI-Newton 提供小球在特定时刻的位置数据,要求其建立描述时间与位置变量关系的数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AI-Newton 不仅成功推导出速度方程,还将这一知识储备用于后续任务,借助牛顿第二定律准确计算出小球质量。
![]()
总的来说,AI-Newton 不仅突破了先前研究中的部分局限,更展现出显著的扩展潜力。例如,引入更强大的数学工具将显著增强 AI-Newton 的推导与证伪能力;其核心框架本身具备与自然语言融合的兼容性,可提供更多元的知识表征与更灵活的合情推理。AI-Newton 还有望在助推前沿科学发现的同时,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开辟可行路径。
参考内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659-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