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削皮后放一会儿就变褐“生锈”,居然和铁钉生锈属于同一类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中被称为“酶促褐变”,核心推手是苹果果肉中含量丰富的多酚氧化酶(PPO)和酚类物质。平时苹果未削皮时,果皮像一道屏障,隔绝了果肉与空气的接触,这些酶和物质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发生反应。一旦削皮或切开,果肉暴露在空气中,氧气就会与酚类物质相遇,而多酚氧化酶会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两者的反应,将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成褐色的醌类物质,这些醌类物质还会进一步聚合,形成更深色的聚合物,让苹果表面变得越来越褐。而铁钉生锈则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氧化铁,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产物不同。不过苹果的“生锈”比铁钉生锈快得多,通常在切开后3-5分钟就会开始显现,15-20分钟后褐变就会比较明显。想要阻止苹果“生锈”,关键在于破坏酶的活性或隔绝氧气。最常见的方法是泡盐水——盐水能改变果肉细胞的渗透压,让多酚氧化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抑制其活性;泡柠檬汁则是利用柠檬酸的酸性环境,降低酶的活性,同时维生素C还能作为抗氧化剂,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双重阻止褐变。还有更专业的方法,比如用0.5%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能让苹果在几小时内保持新鲜。有趣的是,不同品种的苹果褐变速度也不同,富士苹果因为酚类物质含量相对较低,褐变速度比国光苹果慢;而蛇果因为表皮较厚,切开后水分流失慢,褐变也更慢。在食品工业中,生产苹果汁、苹果酱时,会通过加热(70℃以上即可破坏酶活性)或添加抗氧化剂来防止褐变,保证产品的色泽。你平时切苹果后,有什么防止它变褐的小妙招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