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地内,中导发射装置缓缓装入运输箱,这场持续两个月的军事部署落下帷幕,却留下更多待解的谜题。
驻日美军岩国基地,一架架“堤丰”中程导弹发射装置在严密护卫下缓缓撤离。这一场景发生在11月17日的日本山口县岩国市,标志着这场持续两个月的军事部署暂告段落。
日本防卫省当天向岩国市通报了“堤丰”系统全部撤走的消息。这套系统作为美日联合军演的关键装备,于今年9月首次出现在日本领土,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密切关注。
耐人寻味的是,按照原定计划,“堤丰”应在9月25日训练结束后一周内撤离,实际撤离时间比计划推迟了约一个半月。这一时间差背后的考量,值得深入探究。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不寻常的部署:军事演习背后的战略试探
“堤丰”系统登陆日本岛绝非偶然。今年9月,美日举行“坚毅之龙2025”大规模联合演习,“堤丰”系统作为核心装备首次亮相日本。
这套系统实质上是将海军舰载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移植到陆地,由大型拖车机动运输。它可搭载“标准-6”拦截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打击范围覆盖500至2500公里。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部署恰逢美国加速推进“印太战略”关键阶段。选择在日本西南诸岛附近的岩国基地部署,其威慑目标不言而喻。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这次部署是一次多重试探——既是测试新型武器系统的实战能力,也是探测地区国家的反应,更是检验美日军事同盟的紧密程度。
![]()
二、无声的抗议:日本民众的忧虑与行动
面对“堤丰”系统的超期驻扎,日本民众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不安。
11月10日,来自广岛和山口两县的市民团体联合向日本防卫省提交正式申请书,强烈要求美军立即撤走“堤丰”系统。这些团体代表指出,部署期限的无故延长,让人担忧此次临时部署可能变为永久性存在。
“我们坚决反对岩国基地功能的进一步强化,”一位市民团体代表如是说。民众的忧虑源于历史的教训——过去美军在冲绳的“临时设施”大多变成了永久基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抗议活动主要来自广岛和山口两县。广岛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对任何可能引发军备升级的武器系统都格外敏感。
而山口县岩国市居民则担心,一旦“堤丰”系统常驻,他们的家园将成为潜在军事打击的首要目标。
![]()
三、隐秘的博弈:大国竞争下的战略考量
“堤丰”系统的来去,映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图景。
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堤丰”系统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在美军退出《中导条约》后,急欲在亚太地区建立陆基中导优势,而日本基地正好提供了理想的地理位置。
对日本而言,允许美国部署中导系统是一着险棋。一方面,这可增强日美军事同盟的可靠性,提升日本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这也使日本不可避免地卷入大国冲突的漩涡。
日本的战略选择面临两难:过度依赖美国,可能丧失战略自主;疏远美国,又难以独自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堤丰”系统的临时部署或许正是折中之举。
![]()
回顾历史,1962年驻日美军曾险些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导弹,那一夜的惊险足以提醒世人:军事误判的代价是巨大的。
岩国基地的铁丝网后,最后一台“堤丰”发射装置已被运离。两个月前它悄然而至,如今又悄然离去。
军事观察家们却不敢松懈,他们清楚记得美军印太司令部的那句表态:“‘堤丰’将在需要时重返亚太。” 导弹可以撤走,但战略博弈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