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贾汪区人民医院肺栓塞医生

![]()
健康警钟
当医生自己成为患者,一场关于健康与职业敏感的考验真实上演。近日,贾汪区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该院医生吴医生。他的就诊经历,为所有关注健康的人们,包括医务工作者自身,敲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病例回顾
吴医生是贾汪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平日热爱健身、登山、打羽毛球等运动,身体素质一向自诩不错。然而,近期他在运动时却屡感异常,出现持续性乏力,长时间活动后伴有胸闷、憋喘等症状。起初,他并未特别在意,以为只是疲劳现象。但症状接连持续了十余天,凭借医生的职业敏感度,吴医生意识到这并非寻常疲劳,立即进行了系统检查。
![]()
他首先进行了心脏相关检查,但心电图等结果均显示未见异常。随后,他怀疑问题可能出在呼吸系统,转而前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再次显示肺部无明显异常。正当吴医生稍感松懈,以为“警报解除”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夏峰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建议他进行肺动脉CTA检查,以排除血管栓塞的可能。


术前造影
这一建议成为了关键转折点。肺动脉CTA结果证实了夏峰主任的推测:吴医生被诊断为肺动脉栓塞。
![]()
![]()
![]()
进一步的检查揭示,其右侧小腿局部肌间静脉存在不稳定血栓,心脏彩超也提示存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等异常情况。此时,病情已明确: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风险高,随时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栓塞,严重威胁生命器官功能,必须立即干预。
情况紧急!医院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尽管已下班回家,介入科主任陈龙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火速赶回医院。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经专家团队综合评估,一致认为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以最快速度解除栓塞风险。
![]()
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介入科主任陈龙与副主任王培振共同为吴医生施行了“下肢静脉造影+肺动脉造影术及肺动脉血栓溶解剂灌注术”。手术经由右颈部穿刺,导管精准抵达肺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肺动脉分支存在多处充盈缺损(血栓)。手术团队成功留置溶栓导管,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造影
![]()
![]()
![]()
术后微小创口
术后三天复查造影显示,吴医生肺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手术效果良好。溶栓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仅有不足1厘米的微小创口。目前,吴医生在介入科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下,康复情况良好。
![]()
![]()
回顾此病例,介入科主任陈龙指出,吴医生所患的并非典型的肺栓塞,症状隐匿,极易被忽视或误判。“这提醒我们,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大众,都应对身体发出的非典型‘不适信号’保持高度警惕。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乏力、胸闷、气促等症状,且常规检查未能发现问题时,应考虑进行更深层次的血管栓塞等排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关键。”
吴医生的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成功的非典型性救治案例,展现了贾汪区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与应急救治的综合实力,更是一次生动的健康公开课:健康无小事,职业身份不应成为忽视自身健康的理由,每个人都应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贾汪区人民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