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一向在外交场合锋芒毕露的日本政客与主流媒体集体陷入沉默。在中国于联合国会议中正式提出琉球地位未定及冲绳原住民权利议题后,原本喧嚣不断的日本舆论场瞬间归于沉寂。
2. 此前,高市早苗还曾在公开讲话中扬言,“台湾有事”或将触发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将动用集体自卫权介入台海局势。这种挑衅性言论一度引发区域紧张。
3. 然而中方反应迅捷且精准——直接将“琉球地位未定”这一长期被搁置的历史议题重新推上国际舞台,形成强有力的外交反制。
![]()
4. 所谓“琉球”,即琉球群岛,历史上曾是一个独立政权——琉球王国。从14世纪至19世纪中期,该国在中国明清两朝与日本萨摩藩之间维持双重朝贡关系。其中,清朝明确将其纳入“藩属体系”,定期接受册封与朝贡。
5. 明治维新后,日本加快扩张步伐,于1879年实施“废琉置县”,强行废除琉球王国建制,设立冲绳县,完成对琉球的实际吞并。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琉球的命运再度发生转折:战后由美军全面占领,并进入美国托管时期;直至1972年,美日签署《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协定》,部分岛屿行政权移交日本。
7. 因此,琉球并非如日本所宣称的那样拥有“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主权依据。这段复杂的历史轨迹,使其成为当前中日博弈中一枚极具战略价值的潜在棋子。
![]()
8. 中方敢于亮出这张牌,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法理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9. 其一,是基于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框架。中国援引《开罗宣言》(1943年)与《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的关键条款,强调日本必须归还其以武力攫取的一切领土,且其主权范围应严格限定于若干核心岛屿。
10. 特别是《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内。” 这一条款为质疑冲绳是否属于“既定主权范围”提供了法律空间。
11. 正因如此,琉球问题具备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与国际合法性——面积虽小,但地处西太平洋咽喉要道,兼具历史争议性与地缘战略意义,成为中国反制日本插手台海事务的精准切入点。
![]()
12. 当中国代表孙磊在十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一句“要求日本停止对冲绳等原住民族群的系统性歧视”,立即在国际社会激起强烈反响。
13. 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平台正式使用“原住民”一词指代冲绳民众,此举具有深远的法律意涵。根据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该身份意味着特定群体享有文化保护、语言传承乃至自决权等国际承认的权利。
14. 日本外务省随即陷入被动,紧急回应称国内并无“冲绳人为原住民”的普遍共识,仅承认北海道阿伊努族为唯一原住民族群。《产经新闻》则情绪化反击,指责中国“蓄意干涉内政”、“煽动地区分裂”。
15. 尽管官方姿态强硬,但内部显然措手不及。前驻外大使介文汲指出,这是中国大陆高层官员首次在多边国际场合就琉球问题作出系统性表态,显示出政策层级之高,远超以往零星发声。
![]()
16. 此次中方打出“原住民”概念,堪称外交上的精妙布局。在联合国体制下,“原住民”不仅是一个身份认定,更是一整套权利主张的起点。
17. 历史上,琉球族群拥有独特的语言体系(琉球语)、宗教信仰(如祖先崇拜与御岳信仰)以及节庆习俗(如清明祭、拔河节)。然而长期以来,这些文化元素在日本同化政策下遭到压制。
18. 琉球语在学校教育中几乎绝迹,地方传统服饰难见于主流媒体,本土节日亦鲜少列入全国性公共假期。文化边缘化现象普遍存在。
19. 根据冲绳当地多项民意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6%居民认同自己为“纯粹日本人”,高达24%的人明确表示自认为“冲绳人”或“琉球人”,更有近四分之一受访者支持冲绳独立或高度自治。
20. 这些数据彻底动摇了日本政府所谓“全民一体”的叙事根基,暴露出其民族政策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
21. 虽然此次行动看似突然,实则酝酿已久。早在2013年,《人民日报》便刊发署名文章明确提出:“琉球问题并非不存在再议的空间。” 这并非普通评论,而是中央级媒体释放的重要信号。
22.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成立“琉球问题研究中心”,集结历史学、国际法、民族研究等领域专家,系统梳理琉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系、分析其法律地位演变,并评估其在当代地缘政治中的角色。
23. 中方巧妙转换策略,不再局限于“以台制日”,而是反向运用“以琉制日”的逻辑,精准打击日本不愿面对的历史痛点。尤其在高市早苗等人尚未收回挑衅言论之际,此招更具震慑效果。
![]()
24. 即便东京方面选择回避或否认,也无法抹去琉球人民的真实诉求与沉重历史记忆。一位冲绳原住民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们经历了殖民统治,但在战争结束后,却没有像其他被占领地区那样获得独立机会。”
25. 在审视台海局势、中日关系乃至印太格局时,人们往往聚焦于军事部署、演习动态与舆论对抗,却忽视了那些深埋于档案馆中的历史文件、国际条约与战后宣言。
26. 正是这些看似陈旧的文本,往往蕴藏着改变话语主导权的“隐性武器”。它们不靠喧嚣传播,却能在关键时刻撬动整个区域权力结构。
![]()
27. 信息来源:
![]()
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