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如何实现?建筑质量如何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在新乡辉县,一条以“城市生命线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新路径正在实践,给建筑“上户口”,为城市“做体检”,用数字守护城市生命线。

大象新闻记者 陈贞君:这里是辉县市一个新建的住宅小区,在这里,每栋楼的外墙上都有一个神奇的二维码,这里的居民们说,这可是房子的“身份证”,那我们赶紧扫一扫,看能扫出什么来。
一扫信息瞬间都出来了,看一看到它详细的检测参数和检测单位,五方主体也是清清楚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勘察...扫出来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份翔实的 ‘建筑成长日记’ 。它用的混凝土是否达标?关键结构、经过了多少次严格检测?可以说信息一目了然。
小区业主 雷静:以前买房子的时候,心里头总有点打鼓,感觉都像在‘开盲盒’。现在好了,咱自己拿手机一扫,心里特别踏实!就像有了一个随身的‘房屋管家’,所有关键信息都透明,这种知情权被满足的感觉特别好!
老百姓知情权被满足的背后是辉县建筑行业从源头开始的数字变革。在辉县市的建筑工地上,这场革命具象为对每一根钢筋、每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把控。在这里,所有建材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证”,从进场、验收再到送检,每一个环节都通过人脸识别、GPS定位和过程影像自动上传至监管平台,构筑起一条全链条、不可篡改的“数字溯源链”。
辉县某住宅小区建设单位负责人 周要铁:过去最难的就是全过程追溯。比如一批钢筋,谁送的、谁检的、数据真不真,环节多,容易出漏洞。现在完全不同了,想‘掉包’或者弄虚作假根本不可能。这让我们从‘人防’变成了‘技防’,监管的难度降低了,但精准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
当成千上万个码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整座城市的‘智慧大脑’——辉县市建设工程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
辉县市建筑工程质量技术服务站 副站长 刘淑坤:这个平台就像城市的‘健康管理中心’,它把过去分散的城市体检、质量检测、商砼监管、工程监督等系统全部打通,形成了一个闭环,所有的施工材料必须要上平台进行溯源管理。我们从‘治已病’到‘治未病’,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提前预警哪些区域、哪些类型的建筑需要重点关注和维护,从而实现省委提出的‘增强城市管理韧性’的目标。
![]()
如今,“一楼一牌一码”已成为辉县新建房屋的标配,并正将这种“数字身份”延伸覆盖至老旧小区、桥梁、管廊等所有城市基础设施,每一段重要‘生命线’精准建档。
辉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副主任科员 赵保华:未来,我们要将平台数据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通,实现‘一网统管’,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规、建、管、养、防’一体化的智慧住建体系。当台风暴雨来临时,它能智慧调度排险;当需要应急安置时,它能瞬间筛选出最安全的建筑。用数字技术为辉县人民守住城市安全的最底线,这才是‘人民城市’应有的智慧和温度。
来源:大象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