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资讯河南南阳讯:(特约记者:孙中宝 )11月5日,省重点县中药材林下种植、辛夷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现场会在南召县云阳镇隆重召开。省蚕科院副院长周其明,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梁慧珍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县长王建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省各地的中药材产业从业者、技术专家齐聚云阳,共话产业发展,共探增收路径。
![]()
作为南召县中药材产业核心区域,云阳镇始终锚定“中医药大健康”绿色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为笔、以合作作墨,在特色中药材种植领域深耕细作。近年来,云阳镇聚焦“规范发展中药农业、壮大升级中药工业、推动拓展中药商业”三大板块,积极响应县内十大品牌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计划,重点推进丹参、辛夷等品种的标准化、科技化种植,全力探索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科技赋能,打造高效种植示范标杆。在云阳镇李楼村,50亩丹参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展示基地成为现场会观摩的核心亮点。该基地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与云阳镇人民政府联合打造,是政企研深度合作的典范。基地选用优良品种“豫丹参6号”,集成应用机械化播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实现起垄、播种、覆膜一次性完成,既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种植成本,又通过节水节肥、减药提质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朝着每亩3500元的效益目标稳步迈进。
![]()
“科技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丹参产业的新可能。草害防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不仅让丹参长得好,更让它‘卖得俏’,农户的种植信心越来越足了。”云阳镇一级主任科员朱森介绍,该基地的成功实践,为全镇乃至全县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高效模式”。模式创新,拓宽林下种植发展路径。依托南召县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独特地理优势,云阳镇积极探索林果药一体化发展模式,科学推进“林+药、果+药、药+药、光伏套种”等多元种植模式,逐步实现由田间栽培向林下种植、光伏板下种植、仿野生种植等原生态栽培模式转变。
在西花园村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碾房沟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林下中药材的生长情况。这里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资源,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南阳花园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药食同源项目,则为中药材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供了生动范例,让参会人员深受启发。政企研联动,凝聚产业升级强大合力。此次现场会的召开,进一步深化了云阳镇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纽带。省农科院将结合南召区域特色和产业实际,发挥成果、技术和人才优势,聚力“辛夷、柞蚕、富硒香菇、中药材”等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形成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云阳镇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政企研联动机制,扩大丹参、辛夷等中药材的科技种植规模,完善“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产业辐射”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云阳镇将继续深耕中药材特色产业,让科技赋能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持续发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产业活力,让更多农户共享科技兴农的发展红利,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