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已经接近660亿美金了,已经赶超2024年全年BD的交易总额,其中ADC和双抗是上半年最重要的一个交易品类,占据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的近60%。
![]()
数据来源于猎药人俱乐部
XNW27011
2025年5月29日,安斯泰来制药与信诺维医药宣布就CLDN18.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XNW27011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安斯泰来将获得XNW27011在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外全球区域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信诺维将获得1.3亿美元首付款,潜在交易总额达15.4亿美元。
XNW27011采用三肽连接子TMALIN(Tumor Microenvironment Activable LINker)和全新结构异构酶抑制剂毒素YL0014,DAR值为8。
![]()
2025 ASCO会议XNW27011 更新了相关数据,其在3.6 mg/kg的18例可评估患者中,取得了66.7%的BOR,确认的PR率达到33.3%,DCR达到了88.9%。
MHB088C
明慧医药研发创新的B7-H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MHB088C已正式在中国启动针对难治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III期注册临床试验(CTR20250586)。2025年5月9日,齐鲁制药将该ADC收购。MHB088C跟竟品比较抗体有高3-4倍亲和力,2-3倍的内吞比例,linker在血浆稳定,payload有5-10倍的高活性,以及短的半衰期。
![]()
2024年ASCO大会上,明慧医药首次披露了MHB088C治疗复发/转移性实体瘤患者1/2期研究数据。
![]()
SYS6005
2 月 19 日,石药集团宣布以 12.4 亿美元的总金额将 SYS6005(ROR1 ADC)在美国、欧盟等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授权给 Radiance Biopharma。
SYS6005 采用石药集团专有的酶催化定点偶联技术开发而成,毒素为 MMAE,具有均匀的 DAR 分布、高稳定性的连接子,以及较低的药物抗体比率,疗效和安全性都有保障。
![]()
2025 年 2 月 16 日,启动ROR1 ADC 药物SYS6005的 I 期临床试验(编号 CTR20250511)。 此项试验将在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进行。 这是石药第八款进入临床阶段的 ADC 药物。 对于患者入组标准,试验将排除曾参与任何靶向 ROR1 治疗或曾接受 MMAE 载荷 ADC 治疗的个体。
in vivo CAR-T领域
此外,在技术壁垒更高的体内(in vivo)CAR-T领域,2025年也迎来了多笔引人注目的大额交易,显示了大型药企对这一前沿技术的高度重视
![]()
EsoBiotec
EsoBiotec 是一家于 2020 年成立、总部位于比利时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体内细胞疗法的研发。尽管公司目前仅有 15 名员工,已累计融资 2200 万欧元,并因其核心技术平台——工程纳米抗体慢病毒(ENaBL) 而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
![]()
ENaBL 平台通过在慢病毒载体表面锚定纳米抗体,实现对特定免疫细胞(如 T 细胞)的精准识别和转染,使其在患者体内直接生成 CAR-T 细胞。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体外 CAR-T 疗法中复杂的细胞提取、扩增和回输流程,仅需一次静脉注射,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治疗,大幅简化了流程并降低成本 。
![]()
EsoBiotec 的首个候选产品 ESO-T01(靶向 BCMA)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在 2025 年初在中国完成了首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 IIT(研究者发起试验)给药,28 天后检测显示骨髓癌细胞清零,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 。
![]()
凭借 ENaBL 平台的创新性和临床前景,EsoBiotec 于 2025 年 3 月被阿斯利康以最高 10 亿美元 的价格收购,其中包括 4.25 亿美元首付款和 5.75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这一交易也标志着体内 CAR-T 技术正迅速成为国际医药巨头竞相布局的重要方向。
Capstan Therapeutics
2025年6月30日,AbbVie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创早期生物技术公司收购纪录。
![]()
AbbVie将获得 Capstan 专有的CellSeeker™ tLNP 平台技术和其主导资产 CPTX2309,一种基于tLNP的体内抗 CD19 CAR-T。
![]()
Capstan于6月5日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In vivo CAR T cell generation to treat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的文章。文章使用包含新型可离子化脂质(L829)、靶向抗体(如CD5或CD8抗体)递送编码CAR的mRNA,在体内直接重编程T细胞,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和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
在文章中,Capstan开发名为L829的新型的阳离子脂质,利用L829脂质构建的LNP可以提高脾脏部位富集,降低在肝脏中的积累,从而提高了对T细胞的递送效率。最近专利WO2025217454A2“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和脂质纳米颗粒”中最后图1A-1C描绘了具有CICL-250或CICL-1的两种tLNP组合物的转染率(表达mRNA的细胞的百分比)与表达水平(作为等效可溶性荧光染料(MESF)的分子)的关系,两者仅仅是成脂的方向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
![]()
从WO2025129201A9专利“人源化抗CD8抗体及其用途”猜测其大概是用工程化改造二硫键的 F(ab') ,该工程化改造抗体不易生成 F(ab') 二聚体。
![]()
从WO2023196445A1专利“聚乙二醇脂质和脂质纳米颗粒”,可以猜测其所用的PEG lipid为溴带马来酸亚胺或者炔酰亚胺接头,可以跟纳米抗体的巯基发生micheal加成反应。
![]()
Interius BioTherapeutics
8月21日,吉利德公司旗下的Kite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开发in vivo CAR-T疗法的私营生物技术公司Interius BioTherapeutics。
![]()
此次收购通过整合Interius的体内集成平台,补充了Kite在细胞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
![]()
INT-2104
INT2104以CD7为靶点,有望成为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同类最优疗法,仅需单次静脉输注即可完成。该产品能在患者体内原位生成CAR-T细胞与CAR-NK细胞,这些经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会主动寻找并清除表达CD20的恶性B细胞。临床前研究数据验证了该疗法的有效性:在单次静脉给药后,人源化小鼠模型体内不仅实现了人B细胞的完全清除,更观察到肿瘤的彻底消退。此外,在符合GLP规范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毒理学研究中,INT2104已展现出良好的生物学功能及安全性。
![]()
Orbital Therapeutics
10月10日,BMS 以 15 亿美元收购 Orbital Therapeutics,获得其正在开展 IND 申报工作的 OTX-201,这一候选产品利用 LNP 递送环状 RNA 在体内产生 CAR-T。
![]()
Orbital于2022年成立,计划推进RNA药物,Orbital独有的技术平台将RNA设计、递送系统、数据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相融合,以精准、持久、灵活的特性推动疗法研发。
![]()
Orbital的主要技术优势则在mRNA设计,与Capstan的线性mRNA不同,Orbital除了线性mRNA的研发外,主攻环状RNA(circRNA),circRNA的环状结构使其能抵抗核酸外切酶的降解,半衰期比线性RNA长3-5倍,可在细胞内长时间稳定存在,减少给药频率。并且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减少干扰素反应,更适合长期治疗,降低免疫相关副作用。相比线性RNA,circRNA的生产环境要求相对宽松,无需严格的无核酸酶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
![]()
OTX-201
Orbital的OTX-201目前处于IND-enabling研究中,该候选物即为优化的环状RNA,解决传统RNA药物“稳定性差、表达时间短”的痛点,编码CD19靶向CAR,用于通过靶向脂质纳米颗粒(LNPs)在体内表达。
诺纳生物
11月5日,BioBAY园内企业诺纳生物宣布与Umoja 达成一项评估与许可协议,双方计划将诺纳生物的HCAb Harbour Mice®平台和NonaCarFxTM平台与Umoja的VivoVecTM平台相结合,共同推进多款体内CAR-T细胞疗法研发。
![]()
诺纳生物(Nona Biosciences)是和铂医药旗下专注于抗体技术平台与创新药物早期研发的子公司,其核心资产之一是 Harbour Mice® 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可生成经典抗体(H2L2)和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HCAb Harbour Mice®是全球首个经过临床验证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技术平台。该平台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应用潜力,可将全人源VHH单域抗体作为“即插即用”模块,广泛应用于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及mRNA疗法等领域。
![]()
Umoja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体内细胞疗法领域的领导者,致力于充分释放CAR-T细胞疗法的潜力与应用价值。
![]()
Umoja和诺纳生物的合作很明显是想将CAR-T细胞疗法和纳米抗体进行融合,开发由抗体进行靶向的细胞疗法。
传统CAR-T:需要“离体”操作,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在GMP洁净工厂中进行基因改造、扩增,再回输给患者。这个过程极其复杂、耗时(数周)、昂贵(定价数十万到上百万美元),且对生产设施要求极高。体内CAR-T:通过一针注射,将携带CAR基因的载体(如LNP-mRNA或病毒载体)直接注入患者体内,在体内“就地”改造T细胞。这有望将“个人定制”的复杂疗法,转变为一种类似“现货型”药物的简单注射,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时间。
传统CAR-T疗法需要患者等待数周,期间病情可能恶化。同时,复杂的制备过程也限制了其在不具备顶级医疗中心地区的应用。体内CAR-T疗法如果成功,患者可能只需要在医院进行一次注射,无需经历细胞采集和回输的复杂流程,使得基层医院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惠及全球数百万患者。
免疫治疗创新药在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重大变革, 单体、ADC、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接合器、DNA 疫苗、 RNA 疫苗、工程化 T 细胞疗法等新的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当然随之而来的新的交易也就会越来越多。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