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追求财务自由是为了逃避工作,但真正实现自由的人反而会继续工作。
前几天我说了一个很扎心的现实:财务自由以后,单靠爱好是撑不起余生的。
当时很多人不信,在评论区质疑我。但就我十几年来持续的观察经验来说,真正到财务自由阶段的人,他的内心结构已经不再是靠外界喂养快乐的阶段了,而是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这个东西绝对不叫躺平,也绝对不叫沉迷于兴趣爱好,它应该叫拥有自己的事业感。
我这个话可不是玄学,也不是我臆想的。比如马斯洛需求体系顶端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什么?肯定不是娱乐、刺激、爱好,而是创造,是产出,是贡献,是价值的外溢。包括马斯洛需求体系后面补充三个层次的最后一层——超越需求,也是超越自我,帮助别人。
自我实现是精神层面,超越个体是利他,是更大的整体。一个人只要从需求层爬到这个位置,他的快乐源泉就完全变了,不再靠买东西,也不再靠短期的刺激,更不再靠别人的认可,他会自然走到“我要创造一些东西出来”这个阶段。
所以你看,财务自由其实是一个通道,真正的终点叫做价值持续输出,这才是内在幸福的来源。为什么很多富人跑去继续做事业?为什么很多已经攒够两辈子钱的人还在每天研究、创造、表达?因为人类大脑的奖励系统是跟有意义的努力绑定的。这不是心灵鸡汤,是科学。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动机、快乐、持续专注感全部跟目标驱动的行动挂钩,不是跟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或者沉迷表面的爱好挂钩。人类的大脑被进化出来就是为了捕猎、制造工具、传承技能、贡献团队、提高群体存活率。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一退休就容易抑郁?因为他们失去了被需要感。包括经济心理学也讲,长期稳定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意义感、关系连接,还有成就感,这些都跟躺在家里玩手机、天天旅游、沉迷爱好没有关系,全部都跟做事有关,跟创造价值有关,跟产出有关。
这就讲到重点了:财务自由以后,真正让人有归属感的东西并不是体验和消费,而是方向与使命。你看那些真正一直往前走的人,他们最明显的气质就是对未来还有牵引力,有目标,有意义感,他们不会被生活推着走,而是主动选择走。
所以我为什么一直说财务自由不是终点,它只是打开下一阶段的密码。那个阶段的任务叫做把自己推向一个有事业感的系统。这个事业不需要大,也不需要上规模,甚至不需要变成商业帝国,它可以很小,但必须是你愿意用10年做好的一件事儿。
一个人拥有事业感有三个很重要的底层收益:
第一,事业感让你保持成长,成长会带来长期的幸福感;
第二,事业感给你带来长期的自尊,而自尊感也是幸福的核心燃料;
第三,事业感延长了复利赛道,你的人生需要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能力走下去。这三个东西在积极心理学里、在进化论里、在神经科学里都有明确的对应。
所以,看透这一层之后,你就会明白,财务自由以后真正会让你继续发光的,并不是休息,也不是玩耍,更不是逃离,而是继续建设。建设才是人类的天性,建设才是幸福的源头。自由的意义就是在不被迫的情况下继续选择前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