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16日,“智教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主办,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委员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职业教育专家、院校教师、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共300余人齐聚南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路径。
![]()
开幕式上,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武港山教授率先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各行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结构,而教育作为创新驱动的源头,更应率先拥抱AI。武教授指出,在智能计算、教育大模型和AI教育场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契机,通过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随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温华兵教授致辞。他代表承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70余年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开船、造船、定向培养”三大特色办学方向。他指出,学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培养远洋船员的专门学校,航海类专业在校生规模达5000余人,为国家航运事业输出近13万名船员,被誉为“新中国优秀航运人才的摇篮”。在造船领域,学校围绕智能焊接、新能源动力制造等新兴岗位持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在国防领域,学校作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定向培养军士试点院校,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为部队输送了2000余名技能型军士。
![]()
温华兵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职业教育必须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重点。江苏海院近年来围绕“智慧海事”建设方向,构建了“云-边-端”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包括船舶操纵模拟器、电子海图系统在内的数字资源库,打造智能船舶虚拟仿真中心,并以“模块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理念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在绿色化、智能化趋势下,70%的传统岗位将需要数字化操作能力,技能人才需求正在从“经验驱动”向“数字驱动、知识驱动”转变。学校将继续深化数智化育人方式创新,探索AI赋能教学场景建设,为现代产业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其华在致辞中,从省级教育数字化战略实践出发,介绍了江苏省在教育数据治理、标准体系建立、智慧校园建设以及网络安全体系化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职业教育要在数字化浪潮中主动创新,把握重点任务,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全面变革。
![]()
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涵盖政策解读、教学创新、数字治理、实践案例等多个方向,系统呈现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全景视野。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授在致辞并发表主旨报告时,深度解读了《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他从人才培养结构、专业建设逻辑、课程体系创新、教学范式变革、教师能力重塑到伦理与安全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框架进行了系统构建,为全国职业院校推进AI深度融合提供了方向引领。
![]()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职业教育处处长赵林作专题报告《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下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赵林从国家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数字教材规范、资源库质量标准和成果推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高质量数字资源是推动教学创新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内容更新和教学模式升级的重要基础,并结合多项国家级案例展示了数字资源对课堂创新和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作用。
![]()
高校专家报告环节呈现了来自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多元实践。
复旦大学校园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凯教授分享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AI服务体系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智能化技术在教学管理和师生服务中的整体应用。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晓琴教授围绕“双高计划”和专业数字化建设,分享了基于AI的专业群升级路径与应用成效。
![]()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金莹教授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体系结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为各类院校提供了建设性参考。
![]()
国家智慧职教平台负责人周先海主任介绍了平台在资源整合和AI智能服务方面的最新建设成效。
![]()
此外,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教学闭环管理为切入点,展示了基于数字化监测与评价的课堂质量提升模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数字教材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与成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围绕AI在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创新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数字化重构角度展示了课程、资源与评价体系的链条式升级。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大学以AI通识教育为切入点,提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双向增强机制。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数字化赋能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探索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带来了知识图谱赋能数学课程改革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基础课程的AI创新模式。重庆开放大学从教师发展视角分享了AI时代职教教师的能力重构与跨界整合实践。
现场,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东孚(西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超星集团、山西华兴科软有限公司、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的报告从数字技术底层能力、平台创新以及场景落地等方面呈现了AI赋能教育的产业视角。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欣,南通职业大学副校长徐胜,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俊栋,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潘国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姜军,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唐红雨,中国教育电视台经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晓瑜,南京医科大学信息处处长黄石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处、智慧校园建设处处长陈永等专家学者担任会议主持,确保了大会全流程的高效衔接,使各项议程得以顺利推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处处长石坚做会议总结发言。他表示“智教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研讨会”以前瞻主题、丰富内容和多元观点,为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深度思考和实践启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动力源,本次大会将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协同并进,助力职业教育开启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来源: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视频制作:《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图文制作: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
编委会:周洁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采编:刘明林
栏目主编:周洁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