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壶腹癌,刚刚确诊,正在住院,医院那边说是适合“手术”,但家属考虑老人年纪大,也拿不定主意,想着先放支架,让病人能吃饭,再结合下中医治疗。在问诊时,家属比较纠结,不知道这个方向对不对?
病是可以手术,但是做了能不能更好,不确定。没手术的病人想手术,手术过的又后悔,说什么术后转移了;什么情况都有。有人问“那没办法先检查,再手术?”不能,但凡能看到了,肿块就大了,就晚了,也切不成了。所以,整个过程全是“开盲盒”一样。
那怎么办呢?探讨“手术与否”没有意义,积极治疗,既然决定先吃中药了,那就先吃吃看,要是情况好,控制住了,也不用想手术的事了。
癌症,不是一场手术的事
袁希福老中医分享了一段经历:有个病人,胆管癌,家里女儿认识,就来咨询“手术做不做?”当时也是客观分享,年纪大,倾向于“不做”,但我们也不是外科,意见给出来了,让家属去和省医的主任好好商量下。
最后又去了153医院,那边也是“不能手术”,但是家属“手术意愿比较强”。于是,人家给推荐一位西安西京医院业内胆管手术前几位的专家,水平确实高,切下来了。但是,2个月后转移了,肝上3cm;肺上4个转移灶。这又让继续化疗,化不化?这和之前问“手术切不切,有什么分别?”
癌症,不是一场手术的事。纠结手术,纠结放化疗做不做,说到底还是对癌症了解不够,想着去消瘤。而事实上,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癌肿只是表象,内在病机是“虚、瘀、毒”,整个内环境的紊乱。
我们对西医的态度是非常客观的,适合手术、放化疗,就直说“中西医结合”;不适合了,也会说明情况。让大家有个方向。
袁希福老中医一直认为:“如果只关注肿块,不进行整体状态的调理,难以长期稳定。”想要实现根本上的康复,需要的是“局部消瘤与整体改造并举”,也就是“扶正、通瘀、攻毒”并重。
要让内环境在一步步调理中得以稳定,免疫功能与肿瘤细胞之间维持一种对抗平衡状态,这时候哪怕会有一些残留癌细胞,但是身体强健了,它再想发展起来就不会那么容易。这种平衡只要能保持下去,就是长期带瘤生存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