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视屏族”的双眼承载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不少人清晨醒来揉着发涩的眼睛,冷风一吹就忍不住眯眼,办公时盯着屏幕没一会儿就看不清字,干眼症虽不致命,却持续的影响着大家的生活质量。重庆普瑞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刘军奇指出,眼睛刺痛、干涩、有异物感,视力波动甚至模糊,这些可能不再是简单的疲劳,而是你的眼睛正在发出“干旱”警报,干眼症已不再是一个“小众”疾病,而是一种跨越年龄界限的常见眼健康问题。
![]()
双眼成为“高负荷设备”,注意干眼≠缺水!
“‘视屏族’的最大特点是双眼一直使用。”重庆普瑞眼科医院角膜及眼表科副主任刘军奇介绍,“每天超过8小时的屏幕使用,眨眼频率会从正常的15-20次/分钟骤降至5-7次,不完全眨眼率提升,这意味着每次眨眼,泪液都无法均匀铺满眼表。并且,‘视屏族’特有的‘凝屏注视’状态,会让泪液蒸发速度加快3倍。”
干眼=缺水?答案是“不”。刘军奇主任表示,干眼并非简单的“缺水”,其背后成因复杂多样。因此,当眼睛出现干涩、红血丝、畏光或有烧灼感时,需要意识到,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水分缺失,仅仅是其中之一。据《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泪膜、角膜、结膜、泪腺、副泪腺、眼睑、睫毛及眼表神经共同构成眼表微环境并维持其健康,其中任何部分异常均可导致泪膜稳态失衡,从而引发干眼。同时,随着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的致病因素也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干眼强调针对病因,根据类型、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
精准拯救“视屏眼”,分级诊疗才安心
干眼管理不是一次性的战役,而是一场需要策略的“持久战”。刘军奇主任指出,分型诊疗成为防治的关键,重庆普瑞眼科医院采用的“精准诊断,综合治疗”原则,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患者干眼的具体类型和程度,为每位患者“量眼”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轻度干眼以生活干预+物理治疗(熏蒸/按摩)为主,修复眼表功能。同时,处理干眼炎性反应的病因,如清洁睑缘炎患者的睑缘。对于中度干眼,需多措施全方位治疗,在轻度基础上,增加OPT强脉冲光等核心治疗,并可能联合抗炎药物。关于重度干眼,“OPT+理疗+药物”的联合方案为主,干眼需进行长期、系统的慢病管理,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调整方案,注意全身性疾病共治。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数据显示,干眼已不再是中老年或特定职业人群的“专利”,而是呈现“老中青少”全龄段覆盖的趋势。无论是沉迷电子产品的青少年、承受重压的职场中人、经历激素变化的孕期及更年期女性,还是机能自然衰退的长者,都可能成为干眼困扰的对象,这已变成一场关乎全民的眼健康攻坚战。
揪出诱因,精准干预,告别干涩!随着“干眼关爱月”活动的持续开展,重庆普瑞眼科医院正将这份对“视屏族”及更广泛人群的眼健康关怀,从个体诊疗延伸至系统性的公众教育,引导公众从根本上“揪出诱因”,告别“一刀切”的补水误区,真正迈向从“对症”到“对因”的精准诊疗新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