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常规岛整段低压转子是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对钢材冶炼、锻造的水平要求极高,此前,全世界只有日本能够生产。为了掌握核电站建造的主动权,本世纪初,中国下决心实现核电站常规岛整段低压转子的国产化,而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中国一重集团水压机锻造厂。
![]()
按照技术要求,这个长14米、直径近3米,重达715吨的超大锻件中不允许有米粒大小的缺陷,更不允许存在任何的孔洞和裂纹。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作为15000吨水压机的操作者,主要负责大型铸锻件的锻造环节。那段时间,他全身心投入了技术攻关,整个团队吃住都在水压机旁,困了棉袄往地上一铺,倒头就睡,醒了就接着干。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全要靠我们自己干出来。为了解决这个关键的卡脖子技术,我们下决心自己研发,把它干出来。”刘伯鸣说道。
工人们每次切削加工,都需要把尺寸都控制在0.2毫米之间,通过反复测量和调整,保证产品的精度在0.05毫米之内。最终,经过专家组的验收,产品一次性交检合格,并且质量超越日本同类产品。这不仅填补了我国锻造技术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此类核电关键锻件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更使得转子的采购价格从原来的每件8000万元大幅降至2000万元,极大降低了我国核电的建设成本。
中国一重用实践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靠的是自力更生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匠心。这根转子的自主之路,无疑为后续更多“大国重器”的诞生铺就了基石,驱动着中国制造不断迈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记者 王林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