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千光年俱乐部对话浙江省青年科技型企业家
直到现在, 向建平 依然记得高考填志愿的那一刻,冲着航天航空的梦想选了工程力学,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深耕在了医学领域,就如同多年后从学界转向企业界一样。
或许这就是人生,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7年, 向建平 从美国归来,在杭州创办了脉流科技,致力于用AI创新心脑血管疾病诊疗。8年时间,在讲究长期主义的医学领域不算长,却也足够让脉流科技流淌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
![]()
理想是航天航空
没想到最后深耕在医学领域
80后的 向建平 是湖北人,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他的理想是航天航空,报了天津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时向建平的课程内容涵盖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他最感兴趣的是流体空气动力学,最大的梦想是毕业后研究航天航空。
流体力学另一个热门应用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心血管、脑血管的血液流动方面。当时, 向建平 的一位至亲因为脑中风离世,他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把硬核的空气动力学用在生命科学上。
于是在去美国读博士前夕,至亲的影响和申请留学的各种 原因 巧合之下,让他明确了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将流体空气动力学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
2007年, 向建平 进入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攻读机械工程学的博士学位。那里有著名的脑中风和血管病研究中心——东芝卒中和血管研究中心(TSVRC),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享誉全球。美国约1/3神经外科医生做介入 的, 都是在这个中心进行神经介入手术培训。
其中,中心创始主任Hopkins博士是“世界神经介入之父”,现任主任Adnan Siddiqui教授正是向 建平 在美国的临床导师。
![]()
死磕医学知识十年
发表超过100篇学术论文
读博士期间每逢星期三, 向建平 都会跟着临床导师学习临床知识,了解脑卒中介入手术的流程、患者需求和临床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临床问题,他还选修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医学课程和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打下了深厚的交叉学科基础。
读博时期, 向建平 主导开发了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的完整解决方案AView分析系统。该系统提供一系列自动化处理流程,包括从最 开始 影像输入进行图像的分割,动脉瘤形态学计算,血流仿真计算和可视化,以及最后的手术预案。该系统在全世界8个 中心 进行临床研究和应用。
博士毕业后,他在布法罗大学神经外科做教职,作为PI或共同PI拿到多个研究基金,包括竞争最激烈的美国NIH基金。
在美国10年, 向建平 从一个对医学和生物只有基础了解的机械工程毕业生逐渐 成 为机械设计、流体力学、生物医学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虽然不是正式的临床医生,这10年下来,他对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
![]()
冠心病诊断成本降低
从有创到无创时间缩至几分钟
回国前, 向建平 已经在血流动力学和颅内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并与导师Siddiqui教授一起创建了一家科技公司。
2017年,他决定归国创业,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创立杭州脉流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心脑血管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心脑血管病的筛查、识别、诊断, 以及 手术预案的研发和生产。
“‘脉流’这个名字还是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位主任,他当时指着我们公司的英文名ArteryFlow,直接说出了‘脉流’两个字。” 向建平 说,随后公司的中文名就用了这 两个 字,象征着他们将空气动力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研究心血管和脑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
过去,临床指南推荐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需要手术来确认,医生需要使用专业的“压力导丝”深入到血管中去测量血流情况,得出血流储备分数(FFR)指标,根据这一指标的数据进而判断是否需要放置支架等后续治疗。
脉流科技的研发团队将这项技术发展到了极致,通过影像计算就可以获得FFR。如他们研发的AccuFFR®ct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冠脉功能学评估分析系统,用自主研发的快速血流计算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计算整个冠脉树的FFR分布。
基于医学影像就可以测算出FFR,这一诊断方式为医生提供了另一种测量方法,不仅无创,价格只需要原来的四分之一。“同时这种方法也更安全,传统的有创测量需要近半小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和斑块,这种无创技术只需要两三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这几年,脉流科技与浙二医院的王建安院士团队、复旦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及长海医院刘建民主任团队等国内顶级专家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通过不断的沟通和合作,确保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并且能够为医生和患者带来实际的帮助。”
![]()
打破国际空白全球布局
做心脑血管病智能诊疗的领跑者
医疗器械公司要实现产品的商业化,注册证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过去7年中,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成功获得了21个注册证,这不仅展示了我们的执行力,也反映了我们对医疗器械行业规则的深刻理解。”
目前,脉流科技的多款产品已经获得了三类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自主研发的冠脉血管狭窄精准功能学评估技术,是全球唯一同时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与欧洲CE认证的产品。
截至2024年,脉流科技已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93项(含2项美国专利),并参与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省级重大项目,技术壁垒覆盖从算法开发到临床验证的全链条。
![]()
“我认为跨学科合作在医疗创新中至关重要。” 向建平 说,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临床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创新的医疗产品。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还能够加速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过程。
目前,脉流科技产品已服务数百家医疗机构,接下来,相关心脑血管临床应用的细分产品线将会进一步丰富。“如果说创业最重要的特质,我认为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保有热情并且坚持下来的 原动力 。”
未来三年,脉流科技将加速融合AI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仿真及临床决策算法,提供动态风险评估,覆盖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到手术预案的全流程,形成“数据驱动诊疗”闭环,从精准诊疗迈向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全球医疗与人类健康贡献中国智慧。
文 | 刘永丽
VIEW MORE
@从西雅图到杭州,他想让机器人走出洞穴 >>
@杭州“六小龙”首次同框 >>
@今天,阿里一号位分享了他自己编排的PPT >>
@ 科技圈顶流开启杭州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