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的分享:朋友圈里的鸡娃积极分子。从小到大花了很多钱和精力,终于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公认的重点高中。收到录取通知那天,全家人高兴坏了,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让孩子上学方便,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一家人决定:去高中旁边租房子,全力陪读。他们在学校附近找了一套房子,房租非常贵,但为了孩子,他们觉得这钱必须花。担心孩子在新环境睡不好,还买了孩子在家里使用的同款家具。
![]()
麻烦的是,家里还有一个小的。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没有老人能长期帮忙。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只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夫妻俩分开住,一人负责一个孩子。
▶但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全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所有人都觉得,孩子怎么也该更努力,成绩怎么也该有起色。然而,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单发下来,所有人都傻了眼——年级倒数第一。
这个结果,像一盆冰水,把一家人从头浇到脚。孩子自己更是彻底被打懵了。他之前话就不多,现在更是整天一言不发,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跟他说话,他好像根本没听见,眼神都是空的。饭吃几口就放下,晚上很晚了还能看见他房间的灯亮着,也不知道是在学习,还是就那么发呆。
![]()
▶孩子背后的情绪到底发生了什么?
全家人的巨大牺牲,金钱、精力、父母分居等等,每一样都在无声地告诉孩子:“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绝对不能失败。”但是这份爱太沉重了,它不再是一种支持,而是变成了一笔孩子必须用“好成绩”来偿还的压力。
从普通初中到重点高中,身边的同学都是各地考来的尖子生,竞争激烈程度是断崖式上升。孩子很可能一进去就发现,自己曾经的优势荡然无存,那种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是巨大的。
![]()
在进入高中前,这个孩子可能已经被父母十几年“鸡娃”的精力压到了极限。进入高中这个更需要自主性和抗压能力的新阶段,他已经没有余力去应对新的挑战了,就会出现情绪心理上的问题。当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那种极高的期望时,内心的压力找不到出口,最终可能转向内部攻击自己,认定自己没用,对不起父母,从而陷入抑郁情绪。家长觉得是为了孩子,但巨大的压力,恰恰是压垮孩子的最主要的那根稻草。
▶想对家长们说
我们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想提醒家长们,尤其是为孩子倾尽所有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里,我们当然要尽力托举,但千万别让我们的付出,变成孩子心里还不起的债,也千万别让一个家的全部重心,都压在一个孩子的成绩单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