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费加罗报》近期的评论道出了欧洲盟友对美国的集体困惑,具体内容是特朗普在2025 年的外交舞台上持续“放飞自我”。
一边对着北约盟友颐指气使,动辄以“军费不达标”威胁断供保护,一边却对中国频频释放缓和信号,又是提“G2”概念又是下调关税,这般“厚此薄彼”的操作,让法国媒体忍不住吐槽:“贬低我们就算了,居然还袒护中国,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
一、交易式外交
特朗普对盟友的系统性批评早已不是新鲜事,但2025年北约峰会让这种批评达到了新高度,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峰会上,特朗普带着“要么交5%GDP军费,要么自己保安全”的强硬态度登场,硬是把原本聚焦乌克兰问题的峰会,变成了军费催缴大会。要知道欧盟早已对3%的财政赤字红线严防死守,意大利直言“这是让我们在欧盟规则和北约义务间二选一”。
更让欧洲盟友寒心的是,特朗普在闭门会议上全程不提俄罗斯,反而反对邀请泽连斯基参会,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议题直接从议程中删除。这种甩锅式和平让法国《世界报》怒批:“盟友的安全承诺在他眼里不如一纸军费账单。”
![]()
对亚洲盟友,特朗普的“交易本色”同样暴露无遗,他公开炮轰美日安保条约是单方面吃亏的买卖,质问“为什么美国要保护日本,而日本却没有保护美国的义务”。当日本政客高市早苗发表涉台危险言论寻求支持时,特朗普不仅拒绝站台,反而补刀“很多盟国在贸易上从美国获利比中国更多”,这番卖队友操作让日本媒体都直呼“始料未及”。
从欧洲到亚洲,特朗普的盟友政策始终遵循同一个逻辑,没有永恒的伙伴,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旦盟友无法满足其“缴费要求”,就会被贴上不靠谱标签随意敲打。有趣的是对盟友吝啬赞美和耐心的特朗普,对华却突然切换成“温和模式”,今年10月,他在赴韩参加中美对话前高调发帖“G2马上召开”,这个被美国官方尘封多年的概念,瞬间引发全球关注。
![]()
二、袒护背后全是算计
更实际的动作接踵而至,中美通过多轮谈判达成协议,中国扩大美国大豆采购、取消部分稀土出口限制,美国则将对华综合关税从57%降至47%,并暂停芬太尼相关惩罚性关税。这种“你让一步,我松一口”的交易,与对盟友的强硬施压形成鲜明对比,难怪法国媒体调侃:“特朗普对中国的耐心,比对北约盟友的总和还多。”
![]()
但特朗普的“对华袒护”背后可不是“爱”,全藏着精明的利益算计,作为商人出身的政客,他深知持续对华对抗得不偿失,中国不仅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买家,更是稀土等关键资源的主要供应国,美国制造业根本无法承受全面脱钩的代价。通过“关税换合作”的模式,特朗普既能安抚国内农场主和制造业从业者,又能借助中国市场缓解美国经济压力,这种“务实交易”远比意识形态对抗更能带来短期政绩。
而所谓“G2”提法不过是包装这种交易的外交辞令,本质上还是想让中国在贸易、芬太尼管控等议题上让步,同时避免与中国陷入全面竞争的消耗。因此上特朗普的所有外交操作都围绕着“交易式思维”展开,对盟友他是强势卖家,逼着对方为安全保护足额付费,对中国他是精明买家,愿意用关税优惠换取实际利益。
![]()
这种“嫌贫爱富”的外交逻辑,看似矛盾实则一致,无论是贬低盟友还是缓和对华关系,最终都服务于“美国优先”的核心目标。
参考资料:
环球网:《特朗普北约峰会炮轰欧洲盟友,英媒:这一次,美国盟友感到失望》 光明网:《北约占我们便宜,特朗普再提考虑退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