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李梦瑶 王贝艺 管悦 石晟绮 史安琪 王帮栋
11月1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举办“打开大门干交通”首场活动。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闫卓然在活动中表示,让市民“零距离”接触交通一线,才能真正听懂民意、汇聚民智。
![]()
共建:
以“问需于民”夯实交通根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交通为人民。”在圆桌论坛上,闫卓然认为,交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把市民诉求放在首位。
在济南交通的发展中,“共建”贯穿始终。“现在我们正谋划‘十五五’综合交通规划,这个过程全面征求社会意见。”闫卓然介绍,无论是线上问卷征集,还是线下座谈交流,目的都是让规划“接地气、合民心”。除了规划层面的“问需于民”,重大交通工程推进更需“依靠于民”。征地拆迁、交通导改、施工降噪……每一项工作都与沿线群众息息相关。
“正是市民的包容理解,才让奥体西路、龙鼎立交匝道等多个道路项目顺利落地,让跨黄通道从蓝图变成现实。”闫卓然透露,截至目前,济南已建成跨黄通道21处,大幅缩短黄河南北通勤时间,而这背后,正是“共建”力量的支撑。
![]()
共治:
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参与”
“‘打开大门干交通’,核心是从‘管交通’变成‘大家一起治交通’。”闫卓然坦言,交通治理不能仅靠部门发力,必须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为此,济南交通部门搭建了多元化的民意沟通平台:市民服务热线24小时响应诉求,官方网站升级开设“泉畅通慧办事”“聊聊您的新期盼”栏目,让群众随时能找到建言入口;行风监督员队伍吸纳市民代表,深入公交服务、出租车行业、道路建设等领域开展监督,让治理更透明。
而在群众反映集中的“马路刨掘”问题上,济南的“共治”实践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推行‘三端发力’:群众端拍二维码监督,决策端用‘龙头法’‘圆桌法’统筹,管理端进社区做科普,再结合市政协‘商量’活动,把被动整改变成主动共治。”闫卓然说,市民的“金点子”就是治理的“金钥匙”,正是这种政企社民协同的模式,让济南交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近年来,济南市打通了奥体西路等“断头路”,治理拥堵点63处,新建人行过街天桥11座,每一项成果都离不开群众的智慧。
![]()
共享:
让交通红利惠及每一位市民
“交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市民共享成果。”在闫卓然看来,“共享”是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让出行更便捷,也要让发展更普惠。
如今的济南,692条公交线路覆盖城乡,“街区约巴”“定制公交”精准对接社区“最后一公里”;95座轨道交通站点完成整治提升,6.5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投入使用;济南东站快捷进站通道启用,高铁地铁“单向免安检”落地,“369出行”与“济南地铁”App实现票务联动。
这些“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让公共交通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
“我们还打造了全龄友好车厢,403条线路实现双语播报,完善‘一老一小’便民设施,就是要让每类群体都能感受到交通的温暖。”闫卓然介绍,“十四五”期间,济南交通累计完成投资3686.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35个,连续3年位居全省交通投资考核第一。经十路、历山路等20余条道路系统性整修,城市路网密度提升至8.38公里/百平方公里。此外,16371公里农村公路串街联乡,全省首条省级旅游公路S103线建成通车,让百万农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红利。
“今天的开放日不是终点,而是沟通的新起点。”闫卓然表示,济南交通将深化“共建共治共享”,让更多市民知交通、识交通、评交通、爱交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