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源渠众,村落密集。其中相当部分村庄几经徙移,留传下许多故事和趣闻。这对了解平度的历史大为有益。
![]()
平度明村镇八王埠村的由来。据《平度县志》记载: “ 明洪武年间,卞、田、尚、王四姓至此建村,因村南有挂网埠,故村以埠名得称;后因匪徒进村抢劫,被从埠上下来的八位好汉赶走,免除了一场灾难。为纪念 八 位好汉的功 绩 ,挂网埠易名八王埠。 ”该村初以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名村,后以民间故事传说更名,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该村位于明村镇驻地东北 2.5 公里, 309 国道北侧,东邻陈家屯村,北邻庄子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947 年 10 月上旬,在该村附近的三合山,我军与国民党军队举行了著名的胶河(三合山)战役,有时战役的主要战场就转移到八王埠村,因而该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到了巨大损失,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据中共明村镇委《纪念胶河战役,振兴明村经济》记载:“ 10 月 6 日晚,我军重新调整部队, 81 团以一个营守备红石山,一个营守备台头北高地,及八王埠、陈家屯…… 10 月 8 日 4 时敌一个营兵力向我八王埠陈家屯阵地攻击, 9 时被我击退。我乘胜由两侧出击俘敌一部。”在该村阵地作战属胶河战役中的红石山阻击战,军民协同作战,从 10 月 5 日至 9 日,共歼敌 1586 名,胜利地完成坚守防御任务,这场战役,是胶东战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该村群众在做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王埠村,还有谢显成、夏长青、于世修三位在历次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他们的英名已载入《平度县革命烈士名录》。
谢显成烈士的生平事迹不详。
夏长青,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八王埠村 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于世修, 1929 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 明村镇八王埠村 ,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独立团二营六连班长, 1948 年在潍县牺牲。
八王埠村的故事,是一部血与火的史诗。它始于明初的烽烟,四姓先民筑巢荒野,挂网埠之名寄托着生存的坚韧;当匪徒来袭之际,八位好汉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护佑家园,从此 “ 八王埠 ” 三字镌刻下勇气与团结的不朽传奇。时光流转,这片土地在 胶河(三合山)战役 的 激战 中写下了更悲壮的篇章。 1947 年深秋,胶河战役的炮火撕裂长空,八王埠村成为红石山阻击战的前哨。军民同心,死守阵地,从 10 月 5 日鏖战至 9 日,歼敌 1586 名, 军 民 共同 的力量,是血染山河的丰碑。
![]()
而今,当我们回望,八王埠村的英魂从未远去。谢显成烈士的生平虽湮灭于战火,但其名永昭青史;夏长青在抗美援朝的冰原上献出青春,捍卫和平;于世修,这位年轻的八路军班长, 在 1948 年潍县之战中血洒疆场,时年方 19 岁。三位烈士的英名,与《平度县革命烈士名录》同在,照耀着这片热土。他们的牺牲并非终点,而是精神的火种 —— 每一捧黄土都诉说着忠诚,每一阵风声都呼啸着召唤。
八王埠村,从传说到战场, 见证了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崛起的不屈脊梁。让我们铭记:英雄的鲜血浇灌了自由之花,后辈当以振兴明村、建设家园为誓,将爱国之志化为实干之力。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 因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不背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