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老电影《大决战》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喂喂,萧劲光吗?停止攻击!”
这句简短对白的背后,是1948年东北战局最关键的一次转折:东北野战军放弃强攻长春,决心南下攻打锦州。
规模空前的辽沈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
这个决定在许多人看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东北野战军刚刚在长春碰了钉子。萧劲光和萧华指挥2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共计10万大军,围着这座坚城猛攻二十多天都没能啃下来。现在却要长途奔袭,去打同样有十万重兵防守的锦州?更不用说,一旦攻城不顺,背后沈阳的敌人和华北的援军就可能两面夹击。这么危险的仗,东野的底气到底从哪儿来?
要理解这个决策,得先看看当时东北的整体战局。
1948年的夏天,东北野战军经过大规模整训,已经发展到70万兵力,口号是“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但在四平攻坚失利的阴影下,攻打长春的受阻让东野首长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作战方案。
林总最初选择攻打长春,其实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围着敌人重要的城池,引诱对方主力出来救援,然后在野战中消灭他们。这个战术在以往屡试不爽,但这次卫立煌却异常沉得住气,任凭长春守将郑洞国如何求援,硬是按兵不动,最多派飞机空投些物资。
![]()
卫立煌
战局就这么僵持住了。从表面看,东野控制着广大农村,长春已被团团包围,守军粮食弹药全赖空投,形势似乎对我军有利。但西柏坡的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却忧心忡忡——东北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五十多万国民党军始终龟缩在几个大城市里,我军就无法迅速结束东北战事,也会影响其他战场的进程。必须出奇招打破这个僵局!而锦州,就是这步奇招。
第一个谜题:为什么敢放弃相对稳妥的长春,非要冒险打锦州?
其实,这里面的战略考量远比表面看起来要深远。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明末的“关宁防线”就在这一带。拿下锦州,就等于把东北五十多万国民党军的退路给堵死了,这就像打蛇要打七寸,锦州就是东北敌军的命门。卫立煌可以不管长春,但绝不敢丢下锦州。果然,东野主力刚南下,老蒋就急令组建“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驰援——敌人这一动,野战中消灭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更重要的是,中央军委在电报中特别强调:“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不仅要攻城,更要准备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主力援军。这种气魄,只有在东野已经发展到70万兵力,并且拥有相当炮兵力量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第二个谜题:锦州守军难道比长春好打吗?
表面上看,锦州守将范汉杰手下也是10兵马,跟长春差不多。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10万人的“成色”差远了。长春守军核心是精锐的新38师,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在永备工事中固守。而锦州守军虽然也是六个师,但主力是滇军系统的第93军,其他部队大多是多次被歼后重建的“空架子”。
比如第88师,这个番号已经被我军歼灭过两次,现在的是第三次重建;还有暂编第54师、55师,都是刚刚由交警部队和地方武装升格而来;就连兵团直辖的第184师,也是起义后又遭全歼,然后在锦州第三次重建的。整个第六兵团充斥着大量缺乏战斗力的新兵,唯一还算能打的,只有滇军第93军。即便是第93军,在滇军中也只能算二流角色,远不如被困在长春的第60军。
更要命的是,范汉杰这个司令当得有点“迷糊”。他的防区从锦州一直到山海关,兵力分散在漫长的铁路线上。直到东野兵临城下,他还以为咱们只是来“抢秋收”的小股部队呢!结果锦州城里真正能打的部队没几个。而且由于内部腐败,许多外围山地工事都修成了“豆腐渣工程”,这为我军后来的快速突破埋下了伏笔。
![]()
范汉杰
第三个谜题:长途南下,后勤和速度跟得上吗?
这可是东野最高明的一招——几十万大军南下,居然做到了神不知鬼不觉。要知道,这次行动需要从北满长途跋涉到辽西,后勤运输压力极大,就连炮纵也只带了单程的汽油,完全是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但东野硬是在敌人的空中侦察下,隐蔽了行军踪迹。
等范汉杰反应过来,想调回周边部队加强城防时,已经来不及了。韩先楚带着三纵像闪电一样拿下义县,全歼了滇军暂编第20师,切断了锦州与外围的联系;四纵则疾驰到塔山一线,与十一纵联手,一个冲锋就赶跑了暂编第62师,占领了高桥和塔山阵地,挡住了来自葫芦岛方向的援军。
最要命的是,东野的炮火迅速封锁了锦州机场。沈阳那边直到9月24日才开始慢吞吞地向锦州空运第49军,等到9月27日真正行动时,已经太迟了。在运达两个团之后,机场就被我军炮火完全封锁,再也没有飞机敢降落了。范汉杰只能困在城里,眼睁睁看着咱们调兵遣将。
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速度和出其不意。东野各纵队在9月上旬就开始秘密南下,到9月12日正式打响战役时,已经完成了对锦州的战略包围。范汉杰每多犹豫一天,他逃生的机会就减少一分。等到他真正意识到危险,想要收缩兵力固守锦州时,义县的暂20师已经被歼,塔山和高桥也被我军控制,从沈阳空运援军的通道也被切断。他只能以六个师又两个团的兵力,来抵御东野25万大军的进攻。
所以,当10月14日总攻开始时,东野集中了598门大炮,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发起了进攻。仅仅用了31个小时,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的锦州城就被攻克。
![]()
锦州战役
这场“关门打狗”的经典战役,一举切断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退路。被俘后的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在受到东野首长接见时,亲手写下一封密电转发给长春的曾泽生将军:“希望不要再做抵抗了”!这封电报,成为了压垮长春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锦州一战,东北战场的天平彻底倾斜。辽沈战役胜局基本已定,再无悬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