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一到秋冬季节,食补养生就成了家家户户的重点。身边很多朋友进补总盯着牛羊肉,觉得红肉暖身又滋补,但吃多了难免觉得油腻,肠胃也容易负担过重。作为一名热爱美食且注重养生的吃货,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冬补新思路 —— 吃鱼。有三种鱼不仅鲜美可口,硒含量更是远超牛羊肉,搭配合理的烹饪方式,既能补身又不腻味,帮大家平稳度过季节交替期。
冬补选鱼不选肉 这些优势藏不住
很多人觉得冬季进补就得吃红肉,其实鱼类在秋冬季节的滋补价值并不逊色,甚至在多个方面更适合日常养生。
![]()
更高的硒含量是这三种鱼的核心优势。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冬季养生至关重要。黄骨鱼的硒含量达到 56 微克 / 100 克,是牛肉的 5 倍多;带鱼的硒含量在 36.5-40 微克 / 100 克之间,是牛肉的 2 倍以上;鲈鱼的硒含量也有 33 微克 / 100 克,远超猪肉和牛肉。充足的硒元素能为冬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鱼类的优质蛋白质同样值得关注。鱼肉中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肌纤维短、结构松散且含水量高,消化吸收率高达 90% 以上,比牛羊肉更易被人体吸收,对肠胃负担更小。每 100 克黄骨鱼含蛋白质约 19 克,鲈鱼约 18-20 克,带鱼约 18 克,能充分满足人体冬季对蛋白质的需求。
鱼类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特殊营养。其中的 Omega-3 脂肪酸包含 DHA 和 EPA,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增强记忆力。同时富含维生素 A、D、B 族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从中医角度看,这三种鱼性温味甘,具有暖胃补气、健脾益肾的功效,与冬季养生的需求高度契合。
补硒冠军黄骨鱼 无刺鲜嫩超下饭
黄骨鱼还有黄颡鱼、昂公鱼等别称,是这三种鱼中的补硒冠军,其硒含量达到 56 微克 / 100 克,在所有推荐鱼类中最高。
![]()
黄骨鱼的肉质细嫩,最让人惊喜的是它无肌间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食用都无需担心卡喉,口感滑嫩且没有土腥味,入口即化。它富含优质蛋白,每 100 克含量在 16-19 克之间,同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密度极高。
中医认为黄骨鱼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手脚冰凉、脾虚食少的人群。它的生物利用率高达 90%,意味着其中的营养成分几乎能被人体全部吸收,不会造成营养浪费。
挑选黄骨鱼时,要选择体型匀称、体表光滑无损伤、颜色呈自然黄色的个体,这样的黄骨鱼新鲜度高,肉质和营养都更有保障。处理时只需去除内脏和鱼鳃,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无需过度处理以免破坏鱼肉的鲜嫩口感。
海中暖身宝带鱼 冬季肉质最肥厚
带鱼是冬季餐桌上的常客,它的硒含量在 36.5-40 微克 / 100 克之间,是冬季补硒的优质选择。
![]()
冬季的带鱼肉质特别肥厚,油脂丰富,味道也格外鲜美。它性温味甘,具有暖胃补气、强心补肾的功效,就像天然的 “暖身剂”,能帮助身体抵御冬季的寒冷。带鱼富含维生素 D,每 100 克约含 5 微克,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预防冬季骨质疏松有一定帮助。
很多人不知道,带鱼的鱼鳞中含有 20%-25% 的油脂,其中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因此处理带鱼时无需刻意刮去鱼鳞,清洗干净即可烹饪,这样能保留更多营养。新鲜的带鱼体表有一层银白色的油脂,这层油脂越完整,说明带鱼的新鲜度越高,口感也会更好。
带鱼的烹饪方式多样,但冬季食用更推荐能保留营养的做法,既能发挥其暖身功效,又能最大限度地留住硒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温补佳品鲈鱼 老少皆宜的养生菜
鲈鱼的硒含量为 33 微克 / 100 克,虽然略低于黄骨鱼和带鱼,但仍是冬季温补的佳品。
![]()
鲈鱼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极易被吸收利用,是健身人群和术后恢复人群的理想食材。它富含 DHA 和 EPA,这两种成分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从中医角度看,鲈鱼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特别适合肝肾不足的中老年人食用。值得一提的是,鲈鱼的嘌呤含量低,痛风患者也可放心食用,不会加重身体负担。
挑选鲈鱼时,要选择眼睛明亮、鱼鳃鲜红、肉质有弹性的个体,这样的鲈鱼新鲜味美。处理鲈鱼时,要去除鱼鳞、鱼鳃、内脏和黑膜,黑膜会带有腥味,去除后能让鲈鱼的口感更清爽。
冬季补硒正当时 这些益处要知道
硒元素对冬季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解其具体益处,能让我们更清楚为何要在冬季重点补充。
增强免疫力是硒元素的核心作用之一。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这种物质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冬季是流感高发期,补充足够的硒元素,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让身体更能抵御病毒侵袭。
硒元素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它与维生素 E 协同作用,能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皱纹生成,让皮肤保持光滑细腻。冬季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缺水粗糙,补充硒元素能帮助维持皮肤的弹性和水分,让肌肤在干燥的冬季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此外,硒元素对甲状腺功能维护至关重要。它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代谢的必需元素,能帮助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和代谢率。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代谢会自然减缓,适当补充硒元素,能帮助身体保持活力,避免因代谢过慢导致的畏寒、乏力等问题。
3 道家常滋补做法 新手也能零失败
了解了这三种鱼的优势,接下来分享三道简单易学的家常做法,既能凸显鱼肉的鲜美,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新手也能轻松驾驭。
黄骨鱼豆腐汤
![]()
材料准备:黄骨鱼 1-2 条、嫩豆腐 1 块、姜片、葱段、料酒、盐。
做法步骤:将黄骨鱼处理干净后,用料酒和姜片腌制 10 分钟,这样能有效去除鱼的腥味。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烧至六成热后,放入黄骨鱼,用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煎好后加入足量热水,水量要没过鱼身,放入切好的豆腐块和姜片。大火将汤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30 分钟,直至汤汁变成奶白色。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撒入适量盐,点缀葱段即可出锅。
这道汤的功效是健脾养胃、补钙补硒,汤汁浓郁鲜美,豆腐吸收了鱼肉的鲜味,入口软嫩,特别适合冬季体寒、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清蒸带鱼
![]()
材料准备:带鱼段、姜丝、葱丝、料酒、蒸鱼豉油、食用油。
做法步骤:带鱼去除内脏后,切成 5-6 厘米长的段,用料酒和姜丝腌制 15 分钟。取一个盘子,底部铺上一层姜丝,将腌制好的带鱼段均匀摆放在上面,再在带鱼表面撒一层葱丝。蒸锅加水烧开后,将盘子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8-10 分钟。蒸好后取出,倒掉盘中渗出的多余汁水,淋上适量蒸鱼豉油,最后浇上一勺烧热的食用油,激出葱姜的香味即可。
这道清蒸带鱼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带鱼的营养,口感鲜嫩不油腻,具有暖胃补虚、增强免疫的功效,冬季食用可有效预防感冒。
鲈鱼豆腐煲
![]()
材料准备:鲈鱼 1 条、嫩豆腐 1 块、香菇 3-4 朵、枸杞 10 粒、姜片、葱段、料酒、盐。
做法步骤:鲈鱼处理干净后,在鱼身两侧划几刀,用料酒和姜片腌制 10 分钟,这样能让鱼肉更入味,也能去除腥味。砂锅中倒入少量食用油,烧至五成热后,放入姜片爆香。将腌制好的鲈鱼放入砂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加入足量开水,水量要没过鱼身。放入切好的豆腐块和泡发好的香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0 分钟。最后加入枸杞、适量盐和葱段,再煮 2 分钟即可关火。
这道鲈鱼豆腐煲的汤汁鲜香浓郁,鱼肉细嫩,豆腐软嫩,具有补肾益精、健脑明目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用脑过度、视力疲劳的人食用。
吃鱼滋补小技巧 营养吸收翻倍
想要让吃鱼的滋补效果最大化,一些小技巧必不可少,从搭配到烹饪再到食用频率,都有讲究。
搭配食用更高效。鱼类与富含维生素 C 的食材搭配,能提高硒的吸收率 30%,比如西兰花、青椒等,烹饪时可以适当搭配这些蔬菜。鱼类与富含维生素 E 的食材如杏仁、核桃搭配,能协同抗氧化,让养生效果翻倍,平时可以在吃鱼后搭配少量坚果作为加餐。
烹饪方式有讲究。清蒸是最能保留硒元素和营养成分的烹饪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营养流失。高温油炸会破坏鱼肉中的硒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降低滋补价值,因此应尽量避免。冬季煲汤不仅能让身体变暖,还能让鱼肉中的营养充分融入汤中,更易被人体吸收,是冬季吃鱼的绝佳选择。
控制食用频率和分量。每周食用 2-3 次鱼,每次 150-200 克,就能满足人体对硒元素的需求。用鱼类替代部分牛羊肉,既能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又能减轻胃肠负担,让营养吸收更高效,长期坚持能感受到身体状态的改善。
冬补新选择 健康过秋冬
冬季进补不必局限于牛羊肉,黄骨鱼、带鱼、鲈鱼这三种高硒鱼,不仅硒含量是牛羊肉的 2-5 倍,还含有更易吸收的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口感鲜美且不油腻,更适合冬季日常养生。
作为热爱美食的人,我一直坚信,好的养生食材不需要复杂的烹饪,简单的做法就能凸显其本味。这三种鱼的家常做法都不复杂,新手也能轻松掌握,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达到滋补身体的目的。
购买鱼类时,要选择新鲜的个体,新鲜鱼的眼睛明亮、鱼鳃鲜红、肉质有弹性,这样的鱼不仅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避免购买变质的鱼影响健康。
冬季是养生的黄金时期,合理搭配食材,选择适合的烹饪方式,才能让食补发挥最大效果。希望大家能尝试这三种高硒鱼,用简单美味的方式滋补身体,平稳度过季节交替,健康快乐地迎接整个冬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