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标准发型”谈学生管理变革

0
分享至

今年开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媒体上有不少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参与了一项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标准发型问题。起因是一些中小学校要求学生入校时要理统一的标准发型,比如有的学校规定标准发型是: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必须留齐耳短发;还有的学校会向学生发放“学生标准发型”示意图,让学生拿给理发师傅;更有一些学校强调头发长度,开学后由老师目测筛选出疑似头发过长的孩子,头发长的都要去剪。曾经有一则报道,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剪了两次头发才勉强过关。为此还发生过一些争执,有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坚决不认同学校的做法,最终打了市里的政务热线寻求解决;还有一位学生宁可不去上学也不剪学校要求的标准发型。

对于学生发型的统一,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明确支持这些学校的做法,也没有相关文件表明学校没有权力这么做。2004年执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只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也并未对具体的发型、头发长度作统一的规定,学校对发型作统一要求或不作要求都是可以的,这的确是学校可以自行做主的。

但学校是否有必要为学生规定一个标准发型,在网上也引发了争论,有明显的分歧。表示支持的人认为,学生就应该有“学生样”,学生时代要以学习为主,不能太分心追求发型等外在形象的个性化;还有支持者认为,发型统一就跟校服统一一样,都是让学生避免分心和攀比的有效措施。反对的人显然更多,认为只要孩子的发型不妨碍学习、运动和生活,不过分怪异,外表总体形象积极健康、朴素大方,各种发型就都应该允许,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表特征、习惯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型。

对于这场争论,一些学校也为自己统一标准发型的做法作出了解释。某学校表示,这其实是多年来学校的一个传统要求,长久以来一直都没有学生和家长提出过异议,只是这几年才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采访中还有学校表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有个别学生留怪异发型的先例,如某个男生留的虽是短发,但后面还有一个长长的细辫子,还有的男生侧面、后面都剃光,只留头顶一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发型,事后再作个别要求就没有依据。总之,如不给出一个标准发型,很可能会有各种虽符合短发要求却夸张怪异的发型出现。

今天,笔者多少也能理解这些学校的初衷。笔者曾参观过一些亚洲其他地区和欧美的学校,刻意观察过不同学校的学生风貌。规矩不严的学校,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就有化妆的现象,一些中学的孩子更是有戴耳环和文身的现象。而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其他一些对学生外表有要求的地区和学校,往往就能杜绝这些现象,学生都比较单纯朴素,可见学校是否对学生的外表有要求对校风的影响很大。相信那些给孩子订立了标准发型的学校也一定有同样的考虑,要维护学校的风气就必须订立严格的规矩。

但规矩该如何立却很有讲究。如果仅仅是要杜绝一些个别现象,就强求所有孩子都统一发型,这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了。统一发型与统一校服有些不同,校服的统一有利于展现学校的文化和整体风貌,有利于学生活动;校服还可以杜绝学生之间的攀比,比如若有孩子穿了高档的名牌衣服,就会让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孩子心理不平衡,攀比现象还会让学生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学习。同时,专业的校服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不同体型孩子的穿着美感和适应性问题,尽可能备全各种尺码。发型与校服就不同了,发型是更加个人化的东西,它与人的最明显本质外在特征—脸非常接近,每张脸都有巨大的不同,代表着一个人,不同的头型、脸型、面部特征、性格、习惯都有更适合的发型,若强求所有孩子都留相同的发型,势必会让有些孩子感到极不适应,尤其是对美和自我形象有了初步个性化追求的中学生,不适合的发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极不舒服,甚至个别敏感的孩子会丧失自我认同,这可能也是个别学生坚决不留标准发型的原因。而且发型基本上不存在攀比的现象,它更讲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关于发型,40年前笔者在中学就读时,所在学校的教导主任还曾经亲自动手给留长发的男生剪过头发,那个年代讲求一致、讲求共性,连家长也会认同学校的这种做法。但过了这么多年,那种强求一致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今天更强调学生的个性,统一发型的要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但对学生的外表提出一定要求还是有必要的,否则太过怪异的发型就会引发大家的过度关注,妨碍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业上,一些过于成人化、社会化的发型也不符合学生单纯的身份。因此笔者同意对学生的发型要有要求,但更应是一些原则上的限定,就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要求的那样,有一个底线,在底线之上可以百花齐放,而不是强求一模一样。如果出现了一些特例的情况,应该个案处理,以劝说为主。如果是一些积极向上、符合孩子身份的新发型,我们是不是还可以选择包容,那会让校园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则新闻的各种评论中,对标准发型持否定态度的人占绝大多数,其中不乏相当有责任感的家长和教师,他们也是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发表评论的。这说明那些强制推行标准发型的学校,他们的学生管理理念已经背离了时代的发展方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个性化是我们时代的需要,各式各样不同领域的人才支撑着我们高速发展的庞大社会,不同的人才在青少年时代,其个性特长就得到了发现、保护和发扬光大。

学生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管理的目标都是通过为学生制定纪律和行为规范来实现的,多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本质上都是一系列趋同性的规范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相悖。既然学生管理的发展方向应该与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考虑各种趋同性的限制有没有必要:我们是不是一定要作出这些限制?不作这些限制,还有没有更宽松的方法也能同样保证教育教学秩序,达到同样的育人效果?以前定立的传统规矩有效且一直实行,但今天是否还有效,是否还适合当今更加独立、更有主见的孩子?我们有没有必要因为一些管理上的便捷需要,简单粗暴地提出“一刀切”的要求,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发展渠道受损……这都是学校管理者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学生管理的趋同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一对矛盾,管理者要做好协调工作,在保证教育教学秩序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我们也能看到,当今不少学校都开展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改革,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自主管理改革。学生可以和校方、教师一起订立自我管理的规矩和管理措施,学生既参与自我管理,又参与自我评价。

在众多的评论中,一位家长的留言非常好:“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的教育不应只以‘高效’和‘整齐’为标准,而应以想尽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出自己独特的最强光为目标。”

作者 程路

《人民教育》第19期

作者: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勇士队传闻:德雷蒙德・格林曾力劝球队不要交易马尔卡宁

勇士队传闻:德雷蒙德・格林曾力劝球队不要交易马尔卡宁

夜白侃球
2025-11-18 21:29:00
孟加拉国缺席判处前总理死刑,向印度提出引渡请求

孟加拉国缺席判处前总理死刑,向印度提出引渡请求

观察者网
2025-11-17 21:01:03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女神刘亦菲字迹

女神刘亦菲字迹

微微热评
2025-11-18 15:34:34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湖南一女子因长得太漂亮,直到55岁没上过一天班,三婚三离,颜值曝光后网友唏嘘.....

脆皮先生
2025-10-29 20:37:04
60岁高龄产妇诞下男婴,几年前儿子不幸离世,当事人称太想再拥有一个孩子,医生提醒:非必要不建议

60岁高龄产妇诞下男婴,几年前儿子不幸离世,当事人称太想再拥有一个孩子,医生提醒:非必要不建议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8 18:20:39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被景甜惊艳到!前凸后翘的曲线,张继科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8 13:21:59
厉害!山东乒乓球女团进决赛 陈梦保底1银1铜 要不要放人家一马?

厉害!山东乒乓球女团进决赛 陈梦保底1银1铜 要不要放人家一马?

萌兰聊个球
2025-11-18 23:11:10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寿命长短与喝酒有很大关系?调查11558名饮酒者,终于得出答案

39健康网
2025-11-06 10:34:05
刘峡君为男友何锦櫶打圆场 19岁就全国前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刘峡君为男友何锦櫶打圆场 19岁就全国前八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劲爆体坛
2025-11-18 09:10:03
通用、特斯拉的“大撤退”:一场草蛇灰线的供应链阳谋

通用、特斯拉的“大撤退”:一场草蛇灰线的供应链阳谋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18 09:13:32
菲律宾专家:如果中国真咄咄逼人,为什么我们能在仁爱礁待24年!

菲律宾专家:如果中国真咄咄逼人,为什么我们能在仁爱礁待24年!

Ck的蜜糖
2025-11-19 01:20:58
倪萍也没想到,“离开”自己的三婚丈夫杨亚洲,已是全家人的骄傲

倪萍也没想到,“离开”自己的三婚丈夫杨亚洲,已是全家人的骄傲

易昂杨
2025-11-17 20:05:52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18 17:08:16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40岁师父和20岁女徒弟偷情:全过程披露,肮脏聊天曝光,原配发声

博士观察
2025-11-06 20:42:23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陈天宇
2025-11-19 00:10:33
被质疑为何不直接公开爱泼斯坦档案 特朗普威胁吊销ABC电视台牌照

被质疑为何不直接公开爱泼斯坦档案 特朗普威胁吊销ABC电视台牌照

财联社
2025-11-19 03:12:42
男子逼女尼陪寝!女尼:同房可以,但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男子逼女尼陪寝!女尼:同房可以,但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

墨印斋
2025-09-28 10:50:36
朱珠称霍建华是她见到第一个拍戏不用房车的主演,网友:不愧是林心如自留款

朱珠称霍建华是她见到第一个拍戏不用房车的主演,网友:不愧是林心如自留款

红星新闻
2025-11-18 13:35:12
2025-11-19 04:00:49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66559文章数 125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美国境内旅转学新选择,合法工作1年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