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大夫,我现在每天能骑一个小时自行车了!”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诊室里,75岁的李大爷声音洪亮,满脸笑容。谁又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还因为肺癌治疗的问题,愁得整夜睡不着觉。
![]()
事情要从2024年8月说起。那段时间,李大爷一直咳嗽不止,在家人再三催促下,他到安阳市灯塔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右肺小细胞癌。随后,他在网上了解到郑州某家私立医院的信息,便前去接受治疗。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李大爷经历了4次化疗、粒子植入手术,还接受了4次免疫治疗、1次生物治疗,同时口服安罗替尼6个周期。直到春节前夕,他才出院回家过年,期间还继续服用了10天安罗替尼和2周的依托泊苷胶囊。
![]()
然而,当医院在春节后再次催促他住院治疗时,李大爷却坚决拒绝了。“前前后后花了三十多万,报销完也将近三十万了。”李大爷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这笔治疗费用几乎掏空了家里的积蓄。他实在不忍心再给家人增添负担。
更让他难受的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出院后,他连走一百步都腿软无力,体重下降了6斤,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
最让李大爷困惑的是复查结果。2025年4月5日,他特意去当地医院做了肺部CT,想看看花了这么多钱到底效果如何。结果报告显示:右肺中叶的肿块虽然有所变小,但近肺门区的肿块却在增大,右肺下动脉干明显受压,还出现了充盈缺损。
![]()
“这怎么有的变大有的变小?”李大爷和家人都懵了。影像科医生解释说,这是“疗效不完全,局部有进展”。这个结果让李大爷既担心又迷茫。
就在李大爷不知所措时,他想起了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的一个视频。视频里,广东的王大哥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2019年,王大哥被确诊为右肺小细胞复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当时医生判断他“最多活半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10次化疗和30次放疗后,肿瘤虽然缩小了,但他的身体也被严重摧残:咳血、食管损伤导致吞咽剧痛、虚弱到需要妻子搀扶才能行走。
![]()
就在王哥想要放弃时,他的妻子坚持说:“就算卖房子也要把你治好!”后来,他们找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服用20付中药后,王哥已经能独立行走了,他感慨地说:“这药就像华佗开的一样。”2019年底复诊时,袁希福院长开导他:“癌症是慢性病,需要耐心调理。”这句话重新点燃了王哥的信心。坚持调理半年后,他的咳血症状消失了,体力也逐渐恢复;2022年,他甚至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从外表看已经和健康人没什么两样。2024年参加活动时,王哥多次流下感激的泪水。
![]()
同病相怜的两位老人通过线上交流成了朋友,经常互相倾诉病情、分享经验。2025年4月,李大爷在儿子的陪伴下,从安阳专程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仔细查阅了他的病历,认真把脉问诊,为他辨证开方。
回到安阳后,李大爷的体力逐渐恢复,精神气色也一天比一天好。2025年6月13日,李大爷的儿子发来微信说:“感觉效果很好!”2025年7月24日,面色红润的李大爷再次坐在袁希福院长的诊室里,热切地打着招呼:“袁大夫!感觉特别好啊!”
原来,就在前一天,李大爷去安阳市灯塔医院复查,CT结果显示:右肺中叶的肿块明显缩小,肺门区远离粒子区域的肿块范围没有继续扩大;右肺下肺动脉干的癌栓减小;右肺下叶的阻塞性肺炎也明显好转并吸收。连医生都不禁感叹:“你这个情况很好啊!对比4月份明显好转,对比1月份的CT也有很大改善。”
这个好消息让李大爷兴奋不已,赶紧让儿子带他来郑州当面告诉袁希福院长。更让人高兴的是,李大爷的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结果也都正常。如今,这位75岁的老人挺直腰板,自豪地说:“现在我每天还要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