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赛场迎来终局之战,上海队樊振东在男单决赛中以4:1战胜海南队林诗栋,成功卫冕;黑龙江队王曼昱同样以4:2击败现世界排名第一的河北队孙颖莎,蝉联女单冠军,而当赛场硝烟散去,前大满贯冠军张继科在直播间的一番言论,却引发了比赛事本身更为激烈的讨论
![]()
澳门银河综艺馆内的乒乓球台见证了两位卫冕冠军的诞生,男单决赛中,樊振东与林诗栋的对决跌宕起伏,首局林诗栋一度以9:4领先,但樊振东连取7分实现逆转,以11:9拿下,随后的比赛中,樊振东完全掌控了比赛节奏,最终以4:1的比分成功卫冕,这是樊振东的第六枚全运会金牌,也是他连续四届全运会闯入男单决赛后的第二次夺冠,赛后,樊振东坦言:“每次进入决赛时,我都是冲击者,之前的胜负不会让你在比赛中多赢一局、多输一局。”
![]()
女单决赛同样精彩,世界排名前二的孙颖莎与王曼昱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前四局比赛,王曼昱在首局失利后迅速调整,连赢三局,将大比分改写为3:1,孙颖莎在第五局以16:14险胜,顽强追回一局,第六局,孙颖莎开局打出8:2的领先优势,然而王曼昱竟神奇地连得8分,最终以11:9锁定胜局,成功卫冕,王曼昱就此成为继焦志敏、邓亚萍、张怡宁之后,第四位卫冕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球员;在铜牌争夺战中,北京队王楚钦战胜辽宁队袁励岑,获得男单铜牌;山东队陈梦击败澳门队朱雨玲,夺得女单铜牌
![]()
正当球迷们还在回味这场乒乓盛宴时,前大满贯冠军得主张继科在直播间的言论却将焦点从赛场成绩转移到了对荣誉价值的讨论上,面对樊振东和王曼昱的卫冕壮举,张继科由衷赞叹:“太猛了,我都想给他发个信息,给我分一个冠军,我没拿过全国冠军。”他坦言:“全运会比奥运会还难打。”然而,随后他的语气逐渐激烈:“竞技体育金牌没用?银牌有含金量?胡说八道,谁信啊,这句话谁信啊?”
![]()
他坚定地表示:“竞技体育就是胜者为王,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第三就是第三,第四就是没牌!”这番看似捍卫竞技体育价值的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下却引发了争议,尤其是刚刚获得女单银牌的孙颖莎和男单铜牌的王楚钦的支持者们,感到这番话贬低了银牌和铜牌的价值,这并非是张继科第一次因评论后辈而引发争议
![]()
早在今年3月,张继科就在直播间与王楚钦、孙颖莎的粉丝发生过摩擦,当时,他在直播中回应粉丝提问时直言:“他俩(王楚钦孙颖莎)和我有可比性吗?根本不是一个级别。”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粉丝为其辩护,认为张继科作为445天完成大满贯的传奇选手,有资格做这样的评价,然而,更多网友则认为,这种直接比较不同时代的运动员并不公平,且缺乏对后辈应有的尊重
![]()
在全运会半决赛期间,张继科还曾表达过另一种观点,当被问及比赛胜负时,他说:“谁赢都一样,全运会都是中国人,又没有外国人。”他进一步解释:“这个再输再赢,那金牌也是中国的,只不过分中国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而已,它也不会跑出去。”这种“谁赢都一样”的态度,与他后来“胜者为王”的强硬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
张继科的“胜者为王”论,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竞技体育中,银牌、铜牌真的不配有分量吗?纵观体育史,无数运动员尽管从未获得金牌,但他们的银牌、铜牌同样闪耀着奋斗的光芒,代表着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坚持与努力,纵观本届全运会,樊振东与王曼昱的冠军成色十足,但孙颖莎和王楚钦的表现同样值得尊重
![]()
孙颖莎与王曼昱交锋28次,孙颖莎18胜10负占优,两位选手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胜负往往取决于临场发挥;王楚钦在男单铜牌争夺战中战胜袁励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全运会赛场上,能够站上领奖台已属不易,体育精神不仅仅关于胜利,也关于参与、关于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仅以金牌论英雄,那将忽略体育最为珍贵的价值,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
我的观点是,那些训练场上的汗水、比赛中的拼搏、领奖台上的笑容,都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言论而褪色,每一块奖牌的分量,其本质,还是应该由运动员自己的付出和坚持来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