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贡市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自贡市分行)紧扣“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四大核心板块,以“农地银行”“粮食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四张特色名片为抓手,累计投放192.75亿元贷款(其中:2023年-2025年期间累计投放135.33亿元),现有贷款余额196.45亿元,对公贷款余额居全市银行业首位,较“十四五”初期增长84亿元、增幅74.79%,以政策性金融“活水”润泽广袤田野。
粮安天下 筑牢稳产基石
畅通的产业链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自贡地处四川南部丘陵地带,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十四五”规划以来,该行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累计投放粮油类贷款26.07亿元,市场收购份额达60%,全力守护国家粮食储备安全。
夯实根基稳粮源。在沿滩,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将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20g/kg,粮食亩均增产80公斤,促耕地“涨地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自贡辖区内多处“望天田”变为“高产田”,通过“农地+”模式,提升土地耕力,推动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释放土地综合效能。该行累计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8个、投放17.94亿元,支持自贡全辖新建和改建高标准农田近40万亩,带动粮食综合产能有效提升,绘就“荒地变耕地、耕地变良田”丰收图景。
创新模式促增收。依托“白酒金三角”区位优势,该行探索“品牌酒企+订单收购+风险基金+农户种植”模式,推动自贡“红粱”产业链发展。“十四五”期间,累计投放红高粱收购贷款5.45亿元,带动种植面积超33万亩,助农人均增收近4000元,助力红高粱这一特色产业成为自贡“10+3”产业体系支柱之一,推动形成“订单有保障、生产有规模、销售有渠道、农民有收益”的红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相关实践被纳入自贡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工程,该行获评服务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科技赋能强保障。针对农业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抵押物不足的痛点,该行创新“科技+”模式,累计投放3.18亿元支持贡井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助力完善智能灌溉系统、传感监测体系等技术设施,推动“贡豆”系列良种成果转化,助力打造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在富顺县,该行投放贷款1.8亿元,支持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相关科学监测防护措施配置,助力构建“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智慧农业体系,逐步破解农业“靠天吃饭”困境。
赋能乡村 绘就振兴画卷
青山绿水间,四通八达的产业路、生态宜居的村庄、红红火火的产业……一幅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这背后,是该行将金融支持与服务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激活信贷资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默默支持,为盐都这片土地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产业升级添动能。聚焦“土特产”发展,该行授信6亿元、投放0.69亿元支持自贡特色食品产业园,推动肉兔产业走向全国;投放0.44亿元助力荣县20万亩茶产业园建设,推动茶产业规划化、集约化发展,带动茶农人均年收入增长近30%。冷链物流领域,累计投放5.5亿元支持自贡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构建“冷链+加工+贸易”全产业链中转站,年流通农产品超50万吨,助力自贡建成辐射川南、服务成渝、面向全国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枢纽,项目成效被总行纳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典型案例汇编》。
基建先行通血脉。要想富,先修路。围绕县域部分道路不畅通、路面硬化不完善、县乡村三级道路互联互通不发达等困难短板,与地方党政同心同行、同频共振,2023年以来该行与地方党政深入对接、同心同行、同频共振,摸清农村交通改善资金需求,累计发放农村路网贷款10.88亿元,支持富顺、荣县800余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共同建成“四好农村路”,进一步疏通发展“动脉”。其中荣县快速通道建设项目已建成通车,成为连接荣县经开区南区的运输通道,建成荣县县城外环线,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纽带”。
金融活水润小微。该行推行“党建+网格”服务模式,主动靠前服务,深入基层一线,精准对接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扎实推进“访店、访企、访园区,问需、问计、问困难,送产品、送服务、送政策”的“三访三问三送”专项融资对接活动,持续加强对接摸排,深入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及时提供对口融资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十四五”以来,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480余家,减费让利超240万元;累计投放普惠型小微贷款2.69亿元,推动普惠金融惠及民生。
城乡融合 共筑宜居家园
安土乐迁,乡愁可寄。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主力军,该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聚焦安置房、老旧小区改造、“三大工程”等重点领域,以金融活水润泽民生福祉,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城中村蝶变焕新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快速获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24.7亿元,投放超23亿元支持凤凰片区、卧龙湖东区等项目,签约投放率居全省系统内首位,支持新建安置房400余套、货币化安置1400余套,配套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地下停车场等设施,惠及数千户居民。大安区燎北路片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将让500余户村民告别危房,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跨越。沿滩区卧龙湖东区项目将打造为G348产城融合发展带的重要承接区域,吸引优质企业入驻高新产业园,为自贡经济注入新动能。
土地综合整治促均衡。该行创新“地票+”“增减挂钩+”等模式,支持3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农用地3.84万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牛佛镇全域综合整治项目通过“资源变资产”激活乡村动能,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旅游收入持续增长;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相关经验做法受自然资源部高度认可,被纳入全域土地综合试点典型案例(第二批)全国推广。
老旧小区改造提质效。聚焦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差这一民生痛点,全力支持辖内县域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该行累计顺利获批老旧小区改造等县域公共服务建设贷款3.22亿元贷款、累计投放2.02亿元,用于支持旭阳镇老城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荣县北部片区城市更新等项目建设。在政策性金融助力下,曾经破旧的小区道路变得平坦宽阔,老化的水电管网得到更新改造,新增的绿化景观和休闲设施让居民们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老旧小区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进城务工人员安居落户。
绿色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自贡市分行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对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绿色贷款56.34亿元,覆盖生态保护、水利建设、农旅融合等多个领域,以金融“活水”润泽绿水青山,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生态修复展新貌。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屏障。该行获批17.8亿元、投放8.24亿元为大安区、富顺县等多个区域森林质量提升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提升区域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又依托林下经济为农户开辟增收渠道,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该行还与市生态环境局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双方将围绕“十五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美丽中国建设、“双碳”愿景等目标,聚焦南部水厂水系联通、建渣固废处置、环卫车辆清洁化、城区雨污分流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深化“生态+金融”协同,加快推动具体项目落地,共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水利建设惠民生。“十四五”以来,围绕重大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农村饮水等民生领域,获批水利贷款项目6个、授信22.01亿元,积极为建设清澈好水源、清溪好生态添翼赋能。其中,投放9.2亿元支持富顺沱江流域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荣县乡村引调水工程、贡井区供水建设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解决上百万人农业用水、生活饮水安全问题;投放1.76亿元支持釜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整治,用金融“活水”助力当地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补齐民生短板,谱写金融治水兴水新篇章。
环境改善添福祉。聚焦乡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缺乏,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脏乱差”情况时有发生等民生短板、环境痛点,投放18.48亿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支持乡镇道路硬化、公厕改造、垃圾分类亭等工程建设。通过乡村风貌整治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乡村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助力建设美丽、宜居、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惠及数万农村居民,为农民安居乐业、构建和美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绿色转型促共富。“绿色发展+产业帮扶”模式是该行创新服务乡村振兴又一生动缩影。该行坚持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政策,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支持“果蔬采摘+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民宿餐饮”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助力昔日的“落后小山村”蜕变成“美丽乡村”“旅游打卡地”,推动乡村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当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致富密码”。“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4.99亿元,支持建成了“花满盐都”乡村休闲观光项目、荣县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工程、自贡市尖山乡村振兴示范区等,用政策性资金撬动当地农旅融合、实现绿色发展,有效带动220余名脱贫人口年收入稳步增长,年均增收3万元,以“多业融合”促“长效帮扶”。
从沱江两岸到荣州大地,从沃野田畴到产业园区,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农发行自贡市分行将继续践行政策性金融使命,为自贡“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和“城乡融合”战略注入更强动力,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辉煌篇章!(刘麟凤 王乐乐)
责编:张炜 王丽娟 王晶晶 曹阳
严正声明:本网易号信息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授权合作,请读者审慎甄别,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