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第五是荣誉,但荣誉之后,从来都不是鲜花,而是看不见的压力。
11月11日,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中郡研究所完成并发布了《第二十五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以“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为主题,公布了第二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基本指数A+优等级县市。
浏阳稳居
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
第五位
![]()
荣誉之后,谁在谈浏阳的压力?
近日浏阳再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排行榜前五,让很多浏阳人心里一热:
我们又赢了;
我们又被看见了;
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湖南县域的最前排。
但荣誉背后,城市的真实处境往往并不是“越来越轻松”, 而是越来越重的责任、越来越高的期待,以及越来越难的选择。
今天,我们不讲成绩,只讲压力。 因为一座城市真正的成熟,是敢于正视自己的短板与风险。
县域第五,是光。 但光越亮,阴影也越明显。浏阳凭什么进前五?
根据公开统计数据(浏阳市统计公报、赛迪县域经济研究),浏阳具备三个“硬实力”:
▎1)产业体量真实而扎实
浏阳的产业不是空的,是“能看见烟囱、能听见机器声”的产业:
花炮产业:全国第一,完整链条
食品制造:近三年增长最快
经开区制造:装备、电子配套、食品加工
文旅与节庆:每年全国关注度最高的县级活动之一
在全省发展放缓的背景下,浏阳能稳定增长,这非常不容易。
▎2)县域财政与就业结构全国领先
浏阳的产业结构偏“工业城市”,不是典型湖南县市的模式。 工业韧性强,就业吸纳力强,经济波动小。
▎3)人口结构稳定,年轻人愿意回流
春节后的社交平台与工商数据都在反映一个事实:
浏阳是整个湖南最明显的“回流型”县市之一。
正是这些“看得见的稳”,让浏阳站上县域第五。
如何维持“花炮之后”的增长?
花炮是浏阳的根,但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能把未来压在一个单一产业上。
花炮行业必须升级,但升级意味着:
生产标准更高;
安全成本更大;
环保要求更严;
活动场景受政策波动影响。
这直接带来一个根本问题:
浏阳的下一个千亿产业,究竟靠什么? 食品?装备?、电子信息?文旅?还是混合型结构?
这不是选择题,这是战略题。
制造业持续扩张,但年轻人够吗?
这几年,食品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行业扩产明显。 但一个新挑战正在出现:
“劳动力缺口”越来越明显。
这不是浏阳的问题,而是全国县域制造业的共同问题:
年轻人更愿意去长沙、深圳服务业
制造业需要稳定工人
企业对熟练技工需求越来越高
浏阳要维持制造业优势,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如何让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并且留下来之后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规模变大,治理变难
浏阳这几年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回流、节庆活动爆红,都带来一件事: 城市治理变得比过去更难、更复杂。
交通压力增大(尤其节假日与大型活动)
城市管理要求提高
基础设施需要提速扩容
教育、医疗资源需要均衡
这些都是县域第五之后必须面对的现实压力。
浏阳下一步,究竟怎么走?
浏阳的现状很稳,但越稳越要问——未来是什么?
是继续做“湖南工业第一县”? 是做“中国节庆之都”? 是做“食品产业新城”? 还是做“一小时通勤圈的独立城市”?
路径不同,未来不同。
县域第五之后,真正的压力不是竞争, 而是“选择”。浏阳未来最需要什么?
浏阳不是“无忧的冠军”, 但它是一座“有未来感的城市”。
它最需要的,是三件事:
- 产业升级的再选择
:花炮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 年轻人愿意留下的城市环境
:稳定、体面、可发展;
- 一条清晰、坚定的发展主线
:到底要成为什么?
真正让浏阳强大起来的, 不是县域第五的排名, 而是面对压力、做出选择的勇气。
数据说明
本文引用数据来自浏阳市统计公报、长沙市统计局公开数据、赛迪县域经济研究报告。 部分为结构分析,非精确测算。
留给读者两个问题:
你觉得浏阳未来最应该把重心放在哪个产业?
你认为“县域第五之后”,浏阳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如果你愿意一起讨论浏阳的未来,请点【赞】与【在看】。
— 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