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前沿。让人大代表的作用在基层一线充分彰显,使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富成效,已经成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代表履职新路径,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下沉网格、扎根群众,将履职阵地延伸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展现了新作为、书写了新答卷。
![]()
一、 嵌入网格,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
借鉴“人大代表进网格”的有效经验,宋集镇人大将辖区内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科学编入各村基层网格,明确“责任区”,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代表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和“矛盾调解员”等等,定期开展走访接待,零距离倾听民声、汇集民意。
“每天在村里转转,跟乡亲们拉拉家常,发现问题及时记下来、报上去、推动解决,这就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镇人大代表邓维力这样描述他的日常。通过网格化的履职,代表们能够更快感知民生温度,更准把握群众需求,将以往“等问题”转变为主动“找问题”,使服务群众的触角更加灵敏、精准。
二、 深耕产业,当好乡村振兴“助推器”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组织引导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市人大代表、宋北村党支部书记蒋京雷就是其中的优秀典型。
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菊花特色产业,这两年来,他组织相关人员赴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江苏省盐城市等地考察学习菊花种植先进技术,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村集体与知名企业签订收购协议,有效化解了销售风险,坚定了农户信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宋集镇菊花产业蓬勃发展,“宋集菊花”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睢菊”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小小的菊花真正成为了强村富民的“黄金产业”。镇人大通过发挥代表在产业一线的引领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人大动能”。
三、 聚焦民生,解决急难愁盼“暖心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宋集镇人大始终将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代表通过走访、接待收集到的民生诉求,镇人大建立台账,形成“收集-梳理-督办-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针对群众反映的村内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多方协调资源,推动实施了道路硬化、下水道改造、污水处理等一批惠民工程,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代表们用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将一件件民生“难点”变成了百姓心中的“暖点”。
四、 护航中心,勇做基层治理“排头兵”
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宋集镇人大主动作为,组织代表在各项重点任务中发挥监督支持作用。在秸秆禁烧期,代表们佩戴红袖章,组成巡逻队,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政策、巡查值守,守护宋集的蓝天白云。在安全生产排查中,代表们深入企业、作坊、公共场所查找隐患,督促整改,筑牢安全防线。在弘扬文明新风中,代表们积极倡导并参与“孝善饺子宴”、“五美庭院”等活动,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涵养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
根植沃土,履职为民。宋集镇人大通过推动代表下沉一线、服务群众,不仅畅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下一步,宋集镇人大将继续深化代表履职机制创新,让人大代表在更广阔的基层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建设和美宋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黄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