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卵巢癌潜伏身体长达数十年,建议4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0
分享至



"我总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太在意,以为是吃多了。"这是许多卵巢癌患者的开场白。而这句话,往往成为她们与健康失之交臂的开始。

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不声不响地发展,却在不知不觉中夺走无数女性的生命。2022年,中国卵巢癌年新发病例约6.11万例,年死亡病例约3.26万例,5年生存率仅约40%。更令人揪心的是,约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Ⅲ-Ⅳ期)。

为什么卵巢癌如此"沉默"?

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不同,卵巢位于盆腔深处,与外界没有直接相通。当卵巢发生异常时,它不会像宫颈癌那样引起明显的阴道出血,也不会像子宫内膜癌那样有异常的月经改变。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很"普通":腹胀、腹部不适、下腹疼痛、尿频、尿急、食欲不振、容易疲劳……这些症状太常见了,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压力大"、"吃坏了"或"更年期症状"。

关键点来了:如果这些症状在一个月内频繁出现,累计超过12天,就该警惕了! 但这恰恰是被大多数女性忽视的信号。



你的卵巢在"报警":这些症状不能忽视

不要等到"严重"才去看医生。卵巢癌早期的"警报"往往很微弱:

1. 持续的腹部胀满感,像穿了紧身衣

2.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3. 食欲减退,吃饭没胃口

4. 频繁小便,尤其夜间

5. 性生活时感到不适

6. 月经周期改变(但非主要症状)

你知道吗?卵巢癌也有"高危人群"

卵巢癌并非随机发生,它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生育史:多次生育(特别是三次或以上足月分娩)可降低风险

2. 年龄:50岁以上风险显著增加

3. 家族史:如果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中有两人或以上患卵巢癌或乳腺癌,需高度警惕

4. 遗传因素:约15%的卵巢癌由遗传因素引起,特别是BRCA基因突变

如果你有这些风险因素,一定要重视卵巢健康。但即使没有,也别掉以轻心——卵巢癌不挑人。



筛查: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

很多人以为卵巢癌筛查是"万能钥匙",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对于没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一般女性,常规筛查并不推荐,因为筛查方法(经阴道超声和CA125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容易导致误诊和过度治疗。

但如果你有以下情况,筛查是必要的:

1. 有卵巢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两人以上或二级亲属三人以上)

2. 已知携带BRCA基因突变

3. 4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对抗卵巢癌,现代医学有招

一旦确诊,别慌!现代医学已有多重武器:

1. 手术治疗——治疗的基石

目标:尽可能彻底切除所有可见病灶(R0切除)

范围: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以及肿瘤减灭术

2. 化疗——重要辅助

通常采用铂类药物联合紫杉醇方案

晚期患者常推荐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模式

3. 靶向治疗——精准打击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对BRCA突变患者效果显著

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阻断肿瘤血供

4. 免疫治疗:为难治性卵巢癌带来新希望

目前,卵巢癌治疗强调规范化、个体化、全程化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方案。



预防胜于治疗——守住健康防线

虽然不能完全预防卵巢癌,但可以降低风险:

1. 化学预防

口服避孕药:使用5年以上可降低50%风险

阿司匹林: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2. 手术预防

输卵管结扎:可降低20%风险

预防性附件切除:BRCA突变携带者可考虑

3. 生活方式的调整

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避免吸烟

4. 定期体检——最重要的防线!

高危人群:每6-12个月进行阴道超声和CA125检查

普通人群:每年妇科检查不应忽视

卵巢癌不是"不可战胜"的,但确实需要我们提高警惕。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不仅仅是因为"沉默",更因为我们的忽视。

记住:

早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70%-90%

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0%-30%

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这不是吓唬你,而是事实。每一次忽视,都可能让希望变成绝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高市早苗坚决不撤回其涉台言论,我们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9 23:19:34
网传贝壳裁员30%,赔偿N+4,疑似内部回应:正常优化,不算裁员

网传贝壳裁员30%,赔偿N+4,疑似内部回应:正常优化,不算裁员

互联网大观
2025-11-20 11:35:57
国际足联送神助攻!意大利分组上上签,稳进世界杯,丹麦晋级难了

国际足联送神助攻!意大利分组上上签,稳进世界杯,丹麦晋级难了

侃球熊弟
2025-11-20 21:00:55
烟台压死女老师渣土车司机被定全责,家属:改装实载77吨超载4倍,学生痛哭悼念

烟台压死女老师渣土车司机被定全责,家属:改装实载77吨超载4倍,学生痛哭悼念

潇湘晨报
2025-11-20 16:31:34
中日这场外交风波,世界不应旁观

中日这场外交风波,世界不应旁观

新民晚报
2025-11-20 17:04:09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口罩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会有8大变化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20 00:25:40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从9秒83到最后一棒:中国短跑的苏炳添时代,正式落幕!

上观新闻
2025-11-20 21:42:10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20 23:43:17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轰6成群出动,信号非同一般,解放军这次,要同时收拾三个国家

空天力量
2025-11-20 20:31:07
意大利人才流失!布冯儿子再次为捷克上演帽子戏法,3场比赛进6球

意大利人才流失!布冯儿子再次为捷克上演帽子戏法,3场比赛进6球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20 23:42:54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杀疯了!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企业:只讲法律不讲情?

雷科技
2025-11-19 22:42:35
讲不出再见!中国飞人谢幕,绕场一周告别,21年田径生涯结束

讲不出再见!中国飞人谢幕,绕场一周告别,21年田径生涯结束

奥拜尔
2025-11-20 20:39:08
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

最后一刻,俄罗斯也弃权了,安理会胜负已分,特朗普送中方一句话

沧海旅行家
2025-11-20 13:19:14
联合国站在中国这边,对日本这个“战败国”,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联合国站在中国这边,对日本这个“战败国”,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策略述
2025-11-20 16:01:47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引争议,“自己演戏都要找人配音,凭什么给动画配音?”

鲁中晨报
2025-11-20 14:02:08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澎湃新闻
2025-11-21 06:21:05
再这样下去,中国孩子就完了?央媒发文痛批这一现象

再这样下去,中国孩子就完了?央媒发文痛批这一现象

新东方
2025-11-19 15:27:54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如果对日本出手,我们必须要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枫冷慕诗
2025-11-20 17:17:36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2025-11-21 07:11:00
快乐的小大夫 incentive-icons
快乐的小大夫
传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
3603文章数 73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头条要闻

俄罗斯再批高市早苗:至今不反省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数码要闻

一键击毁芯片无法恢复 十铨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支持销毁的SSD

教育要闻

动轴定区间,一个视频学明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