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从人工智能的突破、生命科学的飞跃,到清洁能源的革新——那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中的想象,正一步步走进现实。而在这背后,驱动一切的核心力量,正是拥有无限创造力与改变世界潜力的科技青年。
他们是“破壁者”,不为既有的规则所囿,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他们提出颠覆性的问题,融合跨学科的知识,在思想的边界不断突围。
从航天探索到芯片设计,从新型医疗到人工智能,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青年人才已成为推动项目落地、实现关键突破的中坚力量。每一次算法的优化、每一场实验的成功,都在为社会的发展勾勒新的可能。
此刻,我们正在寻找 35 岁以下、正在定义未来的创新者。无论你是在实验室中深耕基础科学,在创业浪潮中开辟全新赛道,还是在应用层面实现重大进展——只要你的工作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广阔的社会潜力,我们都期待你的报名。
2025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榜单(TR35 中国)报名正在进行。
参选资格
年龄要求是什么?
参选者须在 2025 年 1 月 1 日时不满或刚满 35 岁(即出生日期不早于 1990 年 1 月 1 日),以身份证或护照文件上的年龄为准。
对学历有要求吗?
本评选对学历没有特别要求。
对研究领域有限制吗?
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数字与信息科技、能源与环境、材料科学、医学、量子物理、机器人及自动化、电子通信等。
材料准备
a.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或护照信息页扫描件(仅用于验证年龄资格);
b.简历:中英文 CV 或 biosketch 各 1 份,请包括所有已发表的文章列表(可包括 in press 但不包含 under review or revision,文章题目无需翻译),里程碑式论文最好附链接,PDF 格式;
c.个人创新工作陈述:中英文的个人创新工作陈述各 1 份(中文 800 字左右,英文字数同步),PDF 格式;
中英文创新问题回答(https://docs.qq.com/doc/DTmFOQUZBeUVNa2JC,可复制到浏览器获取相关信息);
e.非必需补充性材料,如重要的期刊/媒体报道、专利、主要奖项证书等。
任何关于申请的问题请联系邮箱:tr35@mittrchina.com。
关于 TR35 中国
二十多年前,在美国东海岸的查尔斯河畔,《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次公布了“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的入选名单,他们皆为正值青年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创业者。自此,寻找“努力探索未知领域,希望改变世界的创新青年”成为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使命之一。
在以往的入选者中,许多陌生的名字,现在都已耳熟能详,他们或已成为科技领袖,或已成行业先锋,比如开发和拓展纳米等新材料应用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发展了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的哈佛大学教授庄小威,以及推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加速发展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等。
每位入选者都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代表了科技与商业的创新精神。他们中不仅有革故鼎新的先锋者(Pioneers)与发明家(Inventors),还有高瞻远瞩的远见者(Visionaries)、勇于开拓的创业家(Entrepreneurs),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
2017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联手 DeepTech 将“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落地中国,希望借此给予青年创新者更多的关注,肯定他们在技术领域的工作,并激励他们继续在专业领域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至 2024 年,TR35 中国评选已成功举办八届并寻觅到 280 位独具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科技青年领军人物。2025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将继续寻找在各大科研领域中不断突破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们,用他们的新发现和新成就来定义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