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一个数据,有 75% 的职场人觉得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体现在每月到手的工资和付出的努力不匹配。
说白了,活儿干得多,钱拿得少。
不过我觉得,这是典型的「农夫思维」。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可能打工人不爱听,但这既是我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经验,也是绝大多数想走出来的人的出路。
先说几个场景。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工作干得多、干得快,领导就一定能看见你的能力?
结果是,那个在会议室里把 PPT 讲得天花乱坠并会提供情绪价值的同事,拿走了本应属于你的机会。
你是不是认为,只要自己在公司待得足够久,就是公司的老人和资产?
结果是,公司一旦涉及人员优化,最先被考虑在内的是那些非嫡系,以及平时能见度不高的人。
虽然看起来不公平,但别忘了,公司也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组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觉得,每个人在公司里其实有两份工作。
一份是老板给你安排的,另一份是你为自己履历打工的,前者是你用来换工资的,后者是你用来体现价值的。
然而现实是,大多数打工人只完成了第一份工作就以为自己尽力了,只要每个月能拿到工资就觉得个人价值被体现了。
可实际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农夫思维」,是一种下一天地、干一天活儿、得到一天收成的模式。
很显然,这种模式下的可替代性极强,因为你没有独特性,只有价格,没有价值。
同样甚至更低的价格,公司可以去市面上寻找大量你的平替。
相反,如果用「产品思维」去经营自己,你会发现情况会完全不一样。
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成一款产品来打造。
这个模式,我很多年前就在做了,直到 2019 年从大厂离职,算是把这个模式稳定下来并且一直做到今天。
就像我之前说的,我就是「互联网个体户」,但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就是我把自己做成了一款产品。
做产品的读者都知道,产品是有目标用户的、产品是能解决需求的、产品是需要运营的、产品也是可以实现商业化的。
因此,我们不要用打工人思维里的「岗位角色」来定义自己,比如「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
正确的方式,是要用「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包」去定义自己。
比如,一个能搭建完整支付产品架构的产品专家,一个能处理高并发支付系统需求的 Java 技术专家,一个能定义设计风格并输出全套方案的设计专家。
定义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包,你的目标用户、能解决的问题、创造的价值、以及商业模式其实就出来了。
这时候,你有的不但是价格,还有价值。因为足够稀缺,所以价值会体现在溢价上,这也是拿高薪或者赚到劳动收益之外大钱的核心逻辑。
所以,我建议所有打工人都用「产品思维」并通过「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包」模式去重新审视和定义自己。
定义好自己这款产品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你还需要把自己运营起来。
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一直被埋在石头和沙子泥土里的金子,请问,怎么发光?
所以,少听这些扯淡的鸡汤,真是金子,就得挖出来好好打磨并擦得亮亮的然后让更多人看到。
如果你还是一个在职场上奋斗的打工人,我觉得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对内,学会「汇报」。
不是罗列工作,而是展示你如何用「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包」解决了难题,带来了什么效益。通过复盘文档、内部分享、邮件周报的形式去跟你的老板同步。
对外,学会「曝光」。
在行业社群、知识平台、朋友圈分享你的思考、见解、成绩,打造个人专业人设。别觉得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机会都是别人的。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学习。
我知道很多打工人觉得自己的学历不好是劣势,找工作和晋升都会受到阻碍,然后用这个压抑自己一辈子。
可在我看来,比学历更重要的是「学力」。
所谓学力,就是学习能力。
不要觉得自己过去成绩不好学历不行就是学习能力很差,其实这个社会是分人分领域的。
有些人不善于数理化,但是他非常擅长跟人打交道,对人性洞察和心理把握非常精准,所以这种人通过后天学习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发展。
我有个在创业公司当 COO 的朋友,他就是典型的学历一般,但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要说把一个组织运营好,把一个业务串联好,把一个团队的氛围打造好,他绝对是一把好手。有趣的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大多数学历都比他高。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有学习能力的人,那就还得去学习。
如果说日常工作是消耗,那学习才是投资。
我现在每年都会付费出去跟别人学习,就这个月底和下个月底就安排了两次去别的城市学习,一场就是两三天,而且价格都不便宜。
我自己是受益于此的,并且愿意为学习花钱,因为你省下来的是时间,少走的是弯路,既然有抄作业的机会,为什么要重新发明呢?
所以我之前也说过,「付费学习就是一种捷径」。
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如此。
尤其是当你觉得前方没有光的时候,尤其是当你觉得未来没有希望的时候,尤其是当你觉得当下好像被困住了一样。
听我一句劝,开始学习,因为这是唯一出路。
最后,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用产品思维去定义自己这款产品,我整理了一份《互联网个体户定位手册》的 PDF 文档。
可以根据文档里的指引和清单对自己做个定位,照着填空就行,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感兴趣的话可以问我要一下,不知道怎么联系我的看评论区。
为自己打工的人,永远不会失业。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根据目前我的计划和安排,上海线下聚会初步定在 12 月 13 号下午举办,接着 14 号举办上海最后一场产品训练营。
从现在到今年底的时间我全部都被排满了,既要出去上课、也要自己出去学习、还有一些项目要去现场谈。
不过也好,既在投资自己、也在付诸实践、还能有所收益。
为自己打工,就不会失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