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窥民营银行当下的三重焦虑:第二增长极、降本增效、品牌流量
撰文|周公子
编辑|周大富
近日,积极调仓的小周逛着各家银行的App忽然发现,有家互联网银行的基金代销开始“卷”出了新花样:除了代销费率0折,还开始“卷”清算时间,500万额度内赎回最快可以T+0.5日到账,FOF和QDII等基金则最快T+1.5日到账(T为交易日)。
对比之下,行业多数基金产品赎回普遍需T+3,而QDII等则需要T+5的情况看,确实为投资者节约了不少交易时间,最大程度避免了基金闲置。
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是,垫付。而目前采用这一做法的互联网银行,是微众。而这一动作背后,有哪些信号与看点?
具体怎么操作
“一般情况下,这类‘快赎’业务都是垫付,有可能是自有资金垫付,也可能是找合作行做资金拆借。”一家总部位于广东地区的公募基金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的呢?
比如,基金赎回要实现“T+0.5”,可以通过隔夜资金拆借实现,是常见的同业业务,操作起来也简单,主要是看银行愿不愿意去为提升投资者体验付出这个成本。
周观察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目前能实现“快赎”操作的销售合作渠道,一般都是自己找垫资行出资,再自行向垫资行支付该项成本。
比如,支付宝、天天基金也是如此,而与前面二者相比,微众并不是强势渠道,操作并无特别之处。不过,比起第三方渠道,微众是首家“卷”快赎的银行,且用时比很多第三方渠道更短。
除了快赎,申购费卷到“0”
除了在后端赎回“卷”清算外,微众在基金销售前端的费用也很“卷”:用户可以用500积分换购一年基金申购0费用权益。
普遍看来,目前很多银行及第三方渠道最低的申购费用还在打“1折”,微众可以说是“卷”到了地板价。
尤其是在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简称“基金销售新规”)后,行业已大幅调降基金销售费率。
不过,这方面的成本相对更可控。
“申购费打折,其实是很多基金公司和代销渠道之间营销服务的一种合作形式,基本都是基金公司出大头,渠道出小头。”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合作方和渠道都把这部分成本用积分、礼品或其他形式返还给投资者。
能否“卷”出重围
基金代销领域的马太效应一直很明显。
据中基协数据,2025年上半年与2024年下半年度相比,前十的头部代销机构排名顺序并未发生变化,依旧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证券、农业银行和华泰证券。
从前三家头部机构来看,蚂蚁基金以8229亿元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远超其他渠道,环比增长11.38%,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8%。招行位居第二,但4920亿元的规模比“冠军”少了40.21%,第三名天天基金为3497亿,规模还不到“冠军”的一半。
而截至去年末,微众代销的资管产品余额仅为2.75万亿,其中包含了银行理财、基金、保险等代销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末,微众已手握4.24亿有效用户,比招行借记卡和信用卡合计的2.20亿用户多了近一倍。而招行截至今年三季度管理的零售客户总资产为16.60万亿,是微众的数倍。
因此,未来的财富管理市场,对于手握超4亿有效用户的微众而言,的确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能否靠代销“卷”出自己的品牌效应,仍有待观察。
焦虑与突破
一方面,无论是“0”费率申购的地板价,还是用“垫付”实现“快赎”,虽说微众是在“卷”同业,但确实为投资者节省了不少成本,也提供了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侧面窥见互联网银行在放贷之外,寻找收入“第二曲线”的焦虑。
一直以来,互联网银行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贷款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占据绝对比重。而伴随贷款规模增速下降,微众银行去年的利润增长已经趋于停滞。
2024年,微众银行净利润为109.03亿元,同比增长仅1%。虽可以说保持稳健,对比过去动辄两位数的增速,就显得不够看了。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已首现负增长,同比增-11.86%。
从收入结构看,虽然近三年微众的非息收入占比仍在持续下降,但直观反映代销业务情况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却是增长的,2022年至2024年该项下收入分别为101.06亿、114.40亿、139.93亿。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代销业务的成果初现。
但除了该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其他项下收入都在缩水,总体支出却在增加,其中“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支出”在2022年暴涨789.69%。
而2022年正是微众正式推出“财富+”品牌的一年。
2022年,微众管理资产余额1.88万亿,同比增24%,主要就是得益于代销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代销资管产品余额增至2.20万亿;到2024年已增至2.75万亿。
而这三年来,“代理业务手续费支出”相对平稳,规模分别为85.02亿、78.31亿、80.11亿。但“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支出”增长非常明显,规模分别为60.81亿、90.06亿、108.91亿,同比增幅分别为789%、48.10%、20.93%。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支出”通常包含了机构与机构之间的清算,以及机构与个人之间的结算支出,除因代销产品的清算结算带来的影响之外,或仍包含其他影响,财报并未披露该项支出的具体分类。
或许,在后续的代销业务中该如何一边“卷”同业一边控制成本又兼顾用户体验,将会是新的挑战。
走过十多年,民营银行早已过了靠贷款增长“通吃”的阶段,尤其是在助贷新规、息差收窄、业务结构持续单一等多重压力的只下,下一阶段的发展已面临重重焦虑:第二增长极在哪?如何平衡降本增效与用户体验?如何在这一平衡下保持品牌影响吸引用户流量?
而微众作为民营银行“一哥”,又能否让行业在信贷之外看到更多第二曲线的可能性?
有些问题,我们已追问多年,目前依然没有看到太多答案。
更多关于民营银行的探讨,欢迎戳历史文章:
![]()
P
S:更多行业干货交流,可进群,Stay tuned!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周公子请加微信号:zhougongzihenshu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