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光刻机突围战:中国用DUV打出5nm芯片,美国技术封锁出现战略漏洞

0
分享至

当ASML的EUV光刻机被美国焊死在禁运清单上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中芯国际上海工厂的NXT:2050i浸没式光刻机正在深夜调试。这台被业界判定“只能做7nm”的设备,此刻正用四重曝光技术雕刻着5nm芯片的电路图案——尽管良率仅65%,成本高出40%,但军事科技自主化的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image

台积电前副总林本坚的论断正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得到验证:浸润式DUV光刻机的物理极限远未被榨干。这位浸没式光刻技术之父早在2023年就指出,通过多重曝光工艺,现有设备完全能支撑5nm甚至3nm芯片制造。美国商务部显然低估了中国工程师的应变能力——当EUV被禁运,中芯国际的工程师们用算法补偿光刻精度,用工艺创新弥补设备代差,硬生生在DUV光刻机上撕开一道通向5nm的裂缝。

华为Mate60搭载的7nm芯片首次印证了这种“非对称突围”的可能性。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工程师向媒体透露,国产DUV光刻机配合多重曝光技术制造的5nm芯片,虽不适合消费级市场大规模量产,但足以满足军用雷达、卫星导航等关键领域对先进制程的需求。这解释了为何中芯国际宁愿承受50%的成本溢价也要试产5nm:在军事科技领域,性能达标远比成本控制重要。


image

美国智库CSIS最新报告承认,中国在2024年获得的ASML浸没式光刻机数量远超预期。这些设备在禁令全面生效前已通过“闪电交付”进入中国,仅NXT:2100i型号就足够支撑每月1.5万片5nm晶圆的产能。更令华盛顿不安的是,上海微电子宣布将在2025年测试国产28nm浸没式光刻机,其技术路线同样兼容多重曝光工艺。这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EUV禁运构建的“5nm封锁线”正在全线松动。


image

军工体系的“反向适配”能力在这场突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商业芯片追求摩尔定律不同,军事科技更强调“够用就好”。某航天研究所总师举例:当民用芯片纠结于3nm与5nm的功耗差异时,军用芯片只需在DUV光刻机上通过四次曝光实现同等性能,再通过3D堆叠技术提升集成度。“就像用老式机床加工新型战机零件,只要工艺够精湛,落后设备照样能打高端仗。”

林本坚的预言正在变成战略反制武器。他早前指出,浸润式光刻机的分辨率缺陷完全可以通过计算光刻技术补偿——这正是中芯国际近期专利申请暴增300%的核心领域。美国半导体协会不得不承认,中国企业在多重曝光、自对准多重成像等技术上的突破,已使DUV设备潜力释放到EUV禁运者未曾料想的高度。当ASML宣布2025年中国业务占比将降至20%时,其CEO温彼得私下向投资者透露:“他们(中国)用DUV做到5nm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快了18个月。”


image

这场光刻机突围战的启示远超出半导体行业。军事科技史反复证明,技术封锁往往催生更极致的创新:苏联用电子管实现米格-25的雷达抗干扰能力,中国用涡扇-10B矢量发动机弥补航发代差。如今DUV光刻机的“超纲发挥”,再次印证了自主化道路的韧性。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不得不修正评估报告:“当中国能用四重曝光实现5nm时,EUV禁运的战略价值正在指数级衰减。”

站在2025年的技术临界点上回望,华为7nm芯片如同第一发穿越封锁线的信号弹,而中芯国际的5nm试产线则是建立滩头阵地的工兵铲。正如歼-20总师杨伟所言:“武器装备的自主创新,从来都是在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解。”当浸没式光刻机的激光第四次穿透光刻胶时,芯片战争的游戏规则已被重写——没有EUV的中国,正在用DUV搭建起新的军事科技护城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俞叭叭叭
小俞叭叭叭
一起叭叭叭
166文章数 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