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和老伴都以85岁(虚岁)高龄回乡探亲,往返越万里,历时两个月,短住十几家,担子和胆子夠大不?
约定俗成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也有将这“三不留”提前十年的说法)
这是对“外出老人做客”主客双方的提醒乃至警示:做客老人要小心,接待者也要小心,可别万一出事啊!一旦出事,当然是老人不自检点,给亲朋惹事!是的,以上都是善意的劝诫,千万要听从。
可我和老伴对自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则、我俩还能出外旅游,小拖后腿,基本赶趟。
二则、所去亲戚家都是至亲,如亲兄弟、亲姊妹、亲姑舅。这种“断了骨头连着筋”的血缘都见面亲热,对我俩款待得无微不至,即使稍有小恙并不要紧。
![]()
三则、我俩是青少年时期从农村走出来的,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强——啥屋都能住,啥饭都能吃,即使回农村苍蝇多、洗浴不便也不“自视高洁,暗自挑剔”。你以为你是谁呀?探亲重在血缘,紧系情感,不是选酒店、住宾馆、上星级。
四则、我俩还能劳动。长时间辗转探亲所带的东西较多(包括单反相机和笔记本电脑),总共五六十斤的行囊,我俩能搬能拎,上下车无需他助。
在农村一户“老弟弟”家,“老弟妹”双手抖得厉害,我老伴就接过来做饭。正赶上收玉米,我俩就下田帮助掰棒子,割秧棵。玉米棒子用车拉回家,我还帮助装车卸车,码囤子。
他家扫院子我也包下了,老弟弟阻拦我也拦不住。
在他家住了半个月,临别时,老弟弟涕泪交流,送到房头就拐回屋了。他不堪忍受眼见我俩在院门外坐进轿车离去!
试看,这样的85岁还怕留宿、留饭、留坐吗?我俩在一户户至亲家里都睡得踏实,吃嘛嘛香,席间喝点小酒(自便不劝),园里摘菜揪果,沙发上聊到半夜,炕头上围坐尤欢。还有上街逛景时“老幼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28岁(虚岁)从吉林省故乡调动到湖北省工作,落户至今,一晃57年过去!
趁着身心硬朗还在,不能错过晚年再回乡探亲一次。那么还有下次吗?不敢说定,但又仿佛确定——再不回去啦!因为七十八十九十岁的“三不留”,迟早我会“达标”的。即使我有幸延缓了“三不留”,也要从亲友的角度考虑。所以和十几户至亲的依依惜别,都暗含着永别的伤感乃至“殇感”!何况有的亲友,比我俩还年长……
写到这里,伤而不悲,也不平静,那是什么情态呢?
(本文照片不是所述实影,而是类似情景的借用——借光啦!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