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在河北省艺术中心成功首演。
该剧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出品,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京冀合作的实例,该剧汇聚了国内优秀创作力量,由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编剧许锐执笔,胡岩担任总导演。作曲杨翼、视觉总监任冬生、舞美设计周立新、造型设计贾雷、服装设计李昆等及河北省歌舞剧院骨干演职员共同组成核心主创团队。该剧演出阵容强大,王大山、刘敬、彭义博、杨骞、陆奎文等优秀舞者领衔主演,河北省歌舞剧院舞剧团、歌舞团实力演员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教育学院的青年才俊联袂出演。
![]()
![]()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舞剧《颜真卿》将《祭侄文稿》的内容和颜真卿生平相互交织,通过颜真卿为侄儿颜季明撰写祭文时的回忆,串联起他的人生境遇。
该剧巧妙借用“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手稿笔韵,以“润墨、起笔、奋笔、枯笔、墨尽”五重笔韵展开叙事结构,既映照跌宕心境,亦书写激扬人生。同时,借“堂”“宴”“关”之意象,将历史背景、人物情感、故事推进以写意叙事的方式,融合在舞台呈现当中。
![]()
![]()
剧中着重刻画颜真卿与颜季明叔侄间深厚的血脉亲情。季明有真卿的样子,真卿像季明的影子,颜真卿教导颜季明身正报国,他们在安史之乱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后相继以生命成就大义。叔侄二人“堂”上承家风,“宴”间共奋起,“关”前赴国难,以一腔热血挥洒颜氏一族千古忠义。同时剧中以暗藏祸心、野心勃勃、叛乱谋反的“贼”,奢靡腌臜、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相”作为反面人物形象,与主人公颜真卿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
![]()
![]()
舞剧从“陋室提笔”到“碑林绝笔”,层层铺陈颜真卿的人生故事,将他“真卿”“清臣”中承载的士大夫精神立体丰满地呈现在舞台上。从克制隐忍到悲怆决堤,舞剧渐渐揭示颜真卿的情感变化,既展现祭文中“心手合一”的笔势墨韵,更体现文稿背后“锥心刻骨”的精神内核。全剧将颜氏一族的家国情怀贯穿始终,更将颜真卿的精神境界凝聚升华。
![]()
![]()
据介绍,该剧从策划到呈现舞台历时三年,其中从采风到集中创排历时10个月,最终得以呈现。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此次与北京舞蹈学院深度合作打造经典文艺作品,不仅借助艺术院校的优质资源,切实提升了河北本土的创作与演出水准,同时也是河北省积极推动与知名高等院校深入共建、促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与重要成果。
附件:1.舞剧《颜真卿》剧情梗概、内容简介、主要人物介绍、篇章介绍
2.河北日报对胡岩导演访谈报道
舞剧
《颜真卿》
一笔一脊梁 一字一山河
剧情梗概: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为颜真卿追祭取义成仁的侄儿颜季明而书,悲愤之间一气呵成,凝颜真卿锥心之痛,载千古忠烈之魂。
舞剧借文稿“润墨、起笔、奋笔、枯笔、墨尽”五重笔韵展开,既映照跌宕心境,亦书写激扬人生。季明有真卿的样子,真卿像季明的影子,颜真卿教导颜季明身正报国,他们在安史之乱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后相继以生命成就大义。叔侄二人“堂”上承家风,“宴”间共奋起,“关”前赴国难,以一腔热血挥洒颜氏一族千古忠义。
祭文一行,显尽宗族风骨;祭思一缕,道尽人生悲歌;祭情一腔,立尽家国誓言。
内容简介: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舞剧将《祭侄文稿》的内容和颜真卿生平相互交织,通过颜真卿为侄儿撰写祭文时的回忆,串联起他的人生境遇。同时,借“堂”“宴”“关”之意象,将历史背景、人物情感、故事推进以写意叙事的方式,融合在舞台呈现当中。
从“陋室提笔”到“碑林绝笔”,舞剧层层铺陈颜真卿的人生故事,将他“真卿”“清臣”中承载的士大夫精神立体呈现在舞台上;从克制隐忍到悲怆决堤,舞剧渐渐揭示颜真卿的情感变化,既展现祭文中“心手合一”的笔势墨韵,更体现文稿背后“锥心刻骨”的精神内核。全剧将颜氏一族的家国情怀贯穿始终,更将颜真卿的精神境界凝聚升华。
主要人物介绍:
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字清臣。历任监察御史等,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时,率河北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其书法精妙,被称为“颜体”,在中国书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颜真卿年过五旬之时,在安史之乱中遇害的侄儿颜季明之首榇被寻回。其万分悲痛下提笔书写祭文,几度涂抹修改,几度枯笔飞白,情如潮涌,字为心声。
侄:颜季明,唐代常山太守颜杲卿之子,颜真卿之侄。安史之乱时,随叔父颜真卿反抗叛军,与父亲镇守常山郡,不降而死。遇害后其首榇于公元758年被寻回,颜真卿忆其一生聪颖端正,悲愤交加,为其写下流传千古的《祭侄文稿》。
妻:颜真卿之妻——韦氏,温柔却坚韧的女中典范,她冲破层层阻力与颜真卿成婚,始终陪伴身边,为其付出了一切。
贼:暗藏祸心、野心勃勃、叛乱谋反的贼臣。
相:奢靡腌臜、结党营私、争权夺利的奸相。
篇章介绍:
序·润墨
秋风卷枯叶,陋室温墨凉,颜真卿接侄儿首榇,执颤抖之笔,为忠魂书祭文。
第一篇·起笔
韦氏研墨,真卿提笔,墨落牵回忆,学堂传书声。
颜真卿忆起季明年少之时,教其书法,授其家训,育其品行。颜真卿怀热血,赴朝堂,愿为国尽忠效力。然朝堂清浊混杂,奸相当道,黯然被贬。他唯有坚守“清臣”本心,于暗流中傲骨铮铮。
第二篇·奋笔
真卿悲愤,韦氏相伴,奋笔疾书间,天下危难时。
颜真卿忆起安史之乱,贼臣起兵破太平。他携颜氏一族,在平原设宴麻痹叛军,歌舞升平之下暗藏危机。群臣溃走皆逃遁,唯颜氏挺身而出。季明受命传信,联合诸郡共举义旗。颜真卿掷笔披甲,一腔热血护河山。
第三篇·枯笔
至亲已逝,痛彻心扉,笔墨枯白处,绝境生气在。
战甲残影映悲切,土门关前拒叛军。颜氏一族三十余口,怀护土殉国之志,终洒热血于故国疆土。颜真卿枯笔蘸泪,慨然赴死,飞白似凝血,魂聚化成碑。碑林巍巍,笔墨浩然,颜真卿人如其书其文,立于天地之间,颜氏满门忠烈,昭昭日月乾坤。
尾声·墨尽
青灯燃尽,墨痕未干,颜氏家训振聋发聩。待东方既白,再赴征程,这一程定不负颜氏,不负家国,不负苍生!
河北日报对胡岩导演访谈报道
舞剧《颜真卿》将在石家庄上演
以当代舞蹈语汇重构经典书法
徐畅 肖煜
当《祭侄文稿》的墨痕化为舞台上的翩跹身影,当颜真卿与颜季明叔侄的忠烈故事穿越时空,一场以舞蹈重现大唐风骨的艺术探索即将启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省歌舞剧院联合北京舞蹈学院创排的舞剧《颜真卿》,于11月15日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首演。11月11日,记者走进河北省艺术中心排练厅,探访这部“以舞为笔,以身为墨”的舞剧如何从理念走向舞台。
舞剧《颜真卿》以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的生平事迹为底本,将其跌宕人生凝练于舞台之上。颜真卿不仅创立了“颜体”楷书,更以清臣之名坚守忠义。安史之乱中,他联合堂兄颜杲卿于河北奋起抗敌,其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壮烈殉国。两年后,颜真卿面对侄子的头颅,悲愤交加,挥笔写就《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字字含泪、涂改淋漓,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
![]()
该剧正是以《祭侄文稿》“润墨、起笔、奋笔、枯笔、墨尽”五重笔韵为叙事脉络,交织呈现颜真卿书写祭文的过程与人生的关键片段。舞剧总导演胡岩介绍:“舞剧不以平铺直叙展现颜真卿生平,而是以书写祭文为线索,让记忆随笔墨流转在舞台上自然浮现。”剧中,颜真卿每落一笔,教侄习字、朝堂抗奸、宴会智敌、土门关守国等往事便随之铺展。舞蹈与笔墨同频,随文稿从行书到狂草,他的情绪也从克制走向悲怆,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其家国情怀。
连续四个多月的高强度排练中,演员们每天从早练至深夜,肢体与情感的双重锤炼让河北省歌舞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演员们“脱胎换骨”,每一次起舞都是一次与千年前灵魂的对话。排练厅中,一段以“翎子”为道具的舞段尤为引人注目。演员手持近两米长的翎子,时而如执笔挥洒,时而如刀剑出鞘,动作刚劲有力。胡岩说:“翎子柔中带刚,既能表现书法的笔锋转折,同时象征着坚韧风骨。”在这一舞段中,演员通过翎子的飞动与定格,将书法的“笔势”转化为舞蹈的“动势”,实践着“以舞为笔,以身为墨”的艺术表达。
![]()
![]()
创作团队在舞美与舞台呈现上极致考据又大胆创新,构建出兼具大唐气韵与艺术张力的全新视觉体系。整体以黑白为底色,呼应颜真卿的清正品格与书法艺术中的纸墨意象。舞蹈编排上突破传统叙事,摒弃战争场面,以“宴会”段落的心理博弈展现出战争爆发前的暗流涌动。宣纸铺展为山河疆场,狼毫舞动成铮铮铁骨,多媒体与灯光配合让历史场景立体呈现于舞台之上。
舞剧《颜真卿》以当代舞蹈语汇重构经典书法与历史故事,让颜真卿的家国情怀穿越千年,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祭侄文稿》背后的忠义绝唱。据悉,舞剧《颜真卿》于11月15日至21日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精彩上演。
责编:勾晓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