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大湾区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打到第六局,孙颖莎以8比2领先,现场观众都站起来,觉得金牌已经稳了,可接下来的九分钟里,她一分没拿到,连续丢掉八分,最后输给了王曼昱,这不是因为手抖,也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动作变了形,第九分正手抢攻出界,第十球反手拧拉下网,最后一球主动变线擦网飞出,这些球平时训练过很多遍,但在那一刻,身体不听脑子使唤。
![]()
比赛时她总看向观众席,击球节奏也跟着乱了,王曼昱赛后说自己只管盯着球,其他都不多想,这不是谁更能扛的问题,是心理训练没跟上,中国乒协这几年搞了屏蔽干扰的训练,但没人真正测试每个选手能承受多少压力,孙颖莎名气太大,观众越喊她越紧张,这份喜爱反而成了她的负担。
![]()
她在这四年里四次打进大赛决赛,两次是奥运会,两次是全运会,但都输了,对手都是王曼昱或陈梦,全运会特别难打,因为代表省队出战,背后有家乡的教练和赞助商看着,王曼昱这次卫冕成功,是辽宁队多年培养的结果,系统支持做得好,孙颖莎代表河北队,资源和战术配合差了一些,不是她不够强,是她一个人扛着太多东西。
![]()
技术上她的正手确实厉害,发球旋转也很强,但在关键时候中远台救球成功率比王曼昱低了一成半,反手相持稳定性只有六成二,王曼昱就靠着防守反击的打法,专门等她冲上来再打回头球,教练组在赛前三周模拟了她的前三板线路,成功率超过七成八,这不是碰巧的事,而是算准了她打法上的弱点,然后做了针对性安排。
铜牌战里陈梦赢了朱雨玲,朱雨玲复出三年后还能打进四强,挺不容易,孙颖莎排在世界第一,但一直没拿过大赛的单打金牌,王曼昱夺冠后跟教练抱在一起庆祝,孙颖莎转身就去后台复盘比赛,一直忙到深夜,一个被大家围着庆祝,一个独自埋头分析,两种不同的处境摆在那里,让人觉得很现实。
![]()
四年前在陕西全运会上,她输给了王曼昱,比分是零比四,四年之后还在同一个场地比赛,她的成绩比以前更好,两人之间的交手记录也占上风,可最后还是输了。这种“本来更强却还是输了”的感受,刘璇和李娜以前也都经历过。这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因为期望太高,压力压得技术发挥都乱了套。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肯定会赢的时候,人反而容易输给自己。
国际乒联已经用设备来测量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中国这边还没有全面使用,这个技术其实很有用处,能帮助教练了解选手什么时候开始紧张,就可以提前做出调整,孙颖莎和王曼昱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还会在决赛中相遇,但到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国乒队伍肯定要进行人员更新,她们两位究竟是职业生涯的终点,还是过渡阶段的选手,现在大家都还说不准。
![]()
我总觉得孙颖莎太想赢,反而打不开手脚,她输球不在技术上,而是心里那个“必须赢”的念头压得太重,王曼昱那种只看球的专注状态,其实是一种天赋,也是平时练出来的习惯,孙颖莎需要多学的不是怎么练球,而是怎么把“全世界都在看我”变成“我只盯着我的球”。
她有能力拿到金牌,只是还没找到那个平衡点,技术上没问题,心理上差了一点,也许下次她能学会在掌声里闭上眼睛,只听球拍的声音,那时候冠军就不远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