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版图上,有一座城市正在悄悄改变着模样。它不是因“白菜价房产”火起来的鹤岗,也不是因为房价高被人们熟知的哈尔滨,而是一座真正依靠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的城市—大庆。这座城市曾经是靠油出名的,在非油经济方面占比已经明显提高,并且有着比资源更旺盛的生命力。
![]()
大庆的历史,是石油的印记。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的时候,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这个大喜的日子给油田取了名字叫“大庆”。之后,在铁人王进喜带领的老一代石油工人身上,靠着“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他们在亘古荒原上建立起中国最大的一个石油基地,并且塑造出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从开始的企业型文化慢慢转向丰富起来的城市型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方面过渡或者转变过去,早期时候文艺创作大多围绕着石油会战来开展工作,比如话剧《初升的太阳,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些作品存在过,这就是它独有的起始点。
![]()
到了新时期,大庆的“演艺经历”越发丰富起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这里走出过国际声乐大赛摘金的大庆籍男高音歌唱家孙卓汉,也活跃着像退休后投身影视拍摄工作的高作滨夫妇这般普通的追梦人,更有位子渝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她所创建的飞鱼文化传媒从事明星孵化工作,并把国潮音乐节和剧组资源引进到大庆,给当地的文化娱乐产业增添新鲜血液。群众文化的舞台同样光芒万丈,就拿平均年龄达58岁的群星舞蹈团来说,她们排练出的舞蹈《祭湖醒网》曾获黑龙江省“群星奖”,彰显了普通市民对于艺术执着不懈的追求,而说到大庆的版画创作群体,则是颇有名气的存在,他们的工业题材版画在国内享有盛誉,让这座城市得以收获“中国版画艺术之乡”的美名。
![]()
大庆的“主要作品”,不光是文化艺术方面的,还有稳固的产业架构,这座城市正在塑造多种现代产业体系,沃尔沃汽车的大庆工厂成了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赛车小镇出现以后,数字经济规模也不断发展起来,这些都体现出大庆产业发展很全面又很深沉,在体育方面,大庆举办了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国际马拉松赛等很多大型赛事,借助这些比赛向全世界展现了城市面貌,获得了“文体之城”的美称。
![]()
大庆的转型努力也收获了不少“获奖记录”。在知识产权创新上,大庆市的专利工作成果不错,在全省地级城市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都名列前茅,并且多次拿过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项。这座城市还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经济与环保之间的平衡可见一斑。
![]()
在“社会活动”方面,大庆是开放的、包容的。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体育赛事、音乐节等,在政府层面也积极打造营商环境,支持创新创业,比如为飞鱼文化传媒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场地和帮助等等;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社会氛围仍然浓厚地影响着新一代的大庆人民,音乐家孙卓汉也将铁人说过的“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并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去冲击国际声乐舞台。
![]()
从整体来看,人们对于大庆的“人物评价”更多关注其成功转型探索与潜在发展潜力。不再只是简单的“油城”,大庆在保持传统石油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汽车制造、数字经济、文化旅游、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哈长城市群中位置优越且毗邻哈尔滨,并拥有相对较多高等教育资源支持其继续前进,尽管转型之路并不平坦但展现出来的韧劲及多元方向让其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样本。
大庆的故事里,有那么一段长路要走,那是一趟不需要胆小的心灵旅程,更需要的是创新的思维与不断求新的决心。从以前叫做“油城”的地方到现在正在探寻各种发展可能的城市,“黑马”,它究竟在为东北这片土地上的其他老工业基地带来了何种思考?对于众多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城市而言,这样的探索又具有着怎样的借鉴之处呢?欢迎各位观众朋友在下面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