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晚点LatePost管艺雯:商业报道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做同一件事|记者手记

0
分享至


管艺雯,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时获得武汉大学新闻学双学位。从业十余年,现任《晚点》主笔、编辑,关注大零售、出海、投资等领域。


管艺雯接受我们的访谈时,恰好刚结束一场关于“双十一”的采访。我们和她聊起:面对这个已重复十六年的商业节点,是否还能挖掘出新的故事?

她说:“现象或许相似,但背后的背景、对手、操盘逻辑早已不同——真正的选题,往往就深藏在那些看似重复的‘变化’之中。”

这种在重复中洞察新意的能力,是她深耕商业报道十余年以来,持续精进的核心课题。现在,她希望长期观察记录企业和商业人物,未来有机会出书作传。

多年来,管艺雯的报道聚焦大零售、出海、投资等商业热点,深入跟踪过阿里巴巴从组织架构到企业价值的改革,剖析过从团购大战到外卖混战中的关键变量,洞见从微观到宏观的商业局势。她始终坚持,其报道的价值在于穿透商业市场上被修饰的信号,获取真实的信息,“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做同一件事情”。

然而,在这份干练深刻的商业报道生涯背后,她并非一开始就是方向明确的“笃行者”。

2014年大学毕业时,管艺雯对互联网产业几乎是零认知,她理解的新闻理想是“南方系”所启蒙的公共性议题。选调、考研、择业对她而言,不过是当时“似乎应该要做的事情”。

很凑巧,在中国电商风起云涌的时代,管艺雯在一家互联网媒体获得她的第一份工作。正是从那时起,她开始关注并持续跟踪至今仍在报道的企业,也逐渐从中发现商业报道的趣味和深度。

对管艺雯而言,这份趣味与深度都源于好奇心。好奇心引出问题,问题催生选题,选题在持续的追踪中生长为对商业世界的深入理解。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未来,她始终“在路上”,以好奇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在持续追问中发现更多事实,不断逼近商业的真实。

她的代表作品有:

以下是她的讲述,经深度训练营编辑——


一些顶尖的商业人士,如,都曾在公开场合表达对记者职业的喜爱与肯定。巴菲特在2015年甚至直言:“如果不做现在的事儿,我想成为一名记者。”这些行业翘楚之所以推崇记者,正是因为这个职业能源源不断地满足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媒体行业,许多同行在从事一两年新闻工作后,选择跳槽到企业,他们或许是基于对长期回报、薪资待遇或生活质量的考量,认为从事新闻行业难以获得持续的回报;或许是职业兴趣的转移。

记者是一份需要长期坚持和耐心的事业。它能带来持续的正反馈:我们对“为什么”的好奇,可以通过采访主动寻求答案。多付出一点努力,就能收获更深层次的回报。

很多人好奇,商业现象似乎有其固有规律,记者如何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在我看来,这些看似重复的现象中,核心的“变化”才是激发好奇心的关键。

虽然商业的本质逻辑可能变化不大,但一旦形式、具体背景、竞争对手乃至操盘手发生变化,就能立刻点燃我的探索欲。

以近期的为例,“追赶的一方如何在巨额补贴的同时,有序增加订单,并利用订单吸引骑手和商家,减少与头部平台的差距?”我们的报道正是基于这些实际变化:测算各平台运力,分析其在“需求侧”和“运力侧”的改革。

只有将自己置于这些具体的变化中,好奇心才能持续被激发。

这种好奇心不是单一的、偶发的,而是多样且持续的。当我满足对一个现象的好奇后,新的问题和困惑又会涌现。生活中许多现象仅凭自我思考或资料搜索难以获得满意的答案,因为答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去寻找。

此时,采访就是最好的解答方式。

例如,我最近对年轻人的消费话题非常好奇:泡泡玛特这家经营了15年的公司,为何今年会突然爆火?Labubu爆火后,那些原本小众的潮玩产品为何也跟着火起来?这些潮玩产品的二手交易市场为何能获得巨额营收?

带着这些对商业逻辑和本质的好奇,我们找到“千岛”——一个潮玩、卡牌等IP产品的二手交易平台。在中,我们的疑问得到解答:千岛上的每一个IP都代表着年轻人的特定兴趣,每一个IP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但主流人群往往对此一无所知。

作为记者,我们可以依靠媒体的影响力,通过正面约访或外围采访企业CEO及重要事件的关键角色,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合适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是一个高杠杆、有性价比的工作。这种不断满足好奇、揭示真相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正反馈。长期坚持下去,这种正反馈的回报将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如许多新手记者急于上手复杂的选题,但又担心资源不足、信源匮乏。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报道的核心应回归源头:什么问题驱动了这个选题?做这个报道的好奇点究竟是什么?

在这个阶段,学会用一篇文章讲清楚一个具体且有价值的问题就足够了。

记者需要时刻观察现象背后的问题,培养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当能提出一个真正的好问题时,你就自然而然拥有了一个好选题。

我观察到,一些媒体同行更像是信息的“传声筒”,他们原封不动地搬运企业想对外讲述的叙事,用这些海量的二手信息拼凑出一篇看似完整的长报道。

在我看来,这样的内容只是信息的搬运,缺少思考,也引发不了追问。读者无法从中读出更多信息,这并非价值的传递。

在热点事件的报道中,许多媒体也止步于信息复制。记者必须时刻多问自己几句:我有没有比他人多思考一点?我能不能尽力联系事件所有相关方,尤其是核心当事人或亲历者?有没有穷尽一切可能的信源,去逼近被包装起来的真相?

这些恰恰是我们在热点中应该争取的——为读者提供增量事实,还原更多真相。

此前有一段时间,我主导了一些专题栏目。比如“谁在管理XX公司”系列,我们希望在报道中,让读者不仅看到人员架构,还能通过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层如何管理一家庞大且复杂的公司,切入其组织文化、管理风格、企业价值观甚至特殊的制度形式。

此外,像我们推出的独家深度报道,区别于市场上许多简短的独家新闻。我们的目标是在报道公司组织变化的基础上,回答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理想中的商业报道,应该能从短期的变化中分析出企业通用、底层的逻辑,并提出本质的商业判断。

我们不想再去复述公司对外发布了什么信息、放出了什么信号,而是去思考:它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作出这样的选择?那些没有对公众明说的逻辑,才是我们值得去写的答案。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选题,首先得主题明确、聚焦——它必须能用一句话说清楚核心问题,不跑偏、不发散。

而好的选题,往往源自一个好的问题。但问题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所有疑问都值得追踪。关键在于验证:这个问题在业内是否已经被回答过了?它是不是一个真问题?

一旦验证成立,就可以围绕它进行更大范围的信息搜集。此时,报道的回答必须有“事实增量”,不能只停留在企业抽象的说法上,而要挖出行业内真实的运作逻辑。

当事实足够充分,资深的记者或行业人士就能基于此做出分析与判断。这时候,报道的框架也就自然浮现:它要么给出一个总结性的认知,要么提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

从问题出发,到事实验证,再到认知输出,这套流程走下来,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选题才算成立。

其实很多问题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脑子里可能都闪过疑问:电商平台上那些极其便宜的小东西,商家如何做到包邮?极致低价究竟是从哪些地方省出来的?平台推出的即时零售背后需要怎样布局?

这些问题不一定需要记者长期追踪才能发现,它们可能就来自普通消费者的体验。当你真正养成了思考提问的习惯,这些问题自然就涌现出来了。这些,就是理解商业的直接入口,也是记者报道的起点。

能支撑我一直做下去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媒体行业最可贵的初心。一个现象如何冒出来、背后如何运转,都是值得去琢磨的。有时候,那些表面上很简单的事情,背后可能都是很复杂的议题


商业世界里并非天天都有新鲜事,真正考验记者功力的,是如何在重复的议题里写出新意。这个课题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解决:

一是获取正确且未报道的事实增量。许多人认知的深度,并非源于思考的深度,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正确事实足够多。我们能在市场上直接获取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主动释放的、被修饰过的信号,这反映了企业希望外界认可的商业趋势,并非完全真实的、正确的事实;

二是长期持续地跟踪报道。这是挖掘真相、发现新意的关键。长期持续地报道一家公司,会带来两个巨大的好处:一是公司能够向记者开放尽可能多的采访和信息,因为双方有信任;二是随着报道时间的拉长,记者的观察角度也会不断深入和变化。

这种商业报道的“终极形态”是公司能充分公开他们在关键事件中的关键角色,并在双方建立信任和默契后,放下内部的人际利益考量,开放充足的对谈机会,从而让一段真实的商业历史得以被完整、从容地记录。在国外,就有许多记者用毕生的时间跟定一家企业,最终为其写下一部厚重的传记。这种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维度的书写,是我非常想做的事情。

当然,眼下可能还不是最成熟的时机。我们的企业还很年轻,创始人时代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退,许多故事仍在进行中,有些记录,还需要时间沉淀。

以我持续报道的为例。这家企业比其他互联网公司都更敢试、更敢变,是一个值得持续观察的样本。它如何面对大公司的宿命,如何应对年轻的竞争对手,如何在制度上进行持续、真正有意义的创新,这些问题,仍然充满能被挖掘的空间。

在十年的维度下,记者的视角会随之变化。在报道阿里的过程中,我们的视角也一直在变:初期,我们紧盯着企业的业务调整、高管变动,能抓住外部变动写出心境变动、写出一篇“独家”,就已经觉得很不容易。中期,我们逐渐将视角从竞争拓宽到公司边界。现阶段,我们更习惯把阿里放进整个中国市场的背景里去看,甚至与海外企业作对比,结合宏观经济的走势去理解它的选择。

看的维度多了,故事也就更立体、更深刻了。

总而言之,回望这份职业,我还是觉得,能支撑一个记者走下去的,并非一时的热情,而是内化为本能的“好奇心”,需要时时刻刻对世界发问。

在我所处的媒体平台,我确实找到一种“高性价比”的成长,一直在用最低的成本,满足最深的好奇。作为记者,信息表层不是终点,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能否穿透表象,解读它、理解它、思考它背后的因果链条,把前因后果一一厘清。

这条路很长,只要好奇心还在,追问就不会停止。

记者节统筹 | 叶沛琪 黄柏涵 陈书扬

潘奕忻 陈欣怡 何芊曼

系列统筹 | 吴苇菁 张欣悦

作者 | 汪文婷 孙小雯 代婷

编辑 | 胡世鑫

值班编辑 | 左天祺

编委|黄柏涵 陈书扬

运营统筹 | 叶沛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2032年达到峰值,多所高校专业调整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2032年达到峰值,多所高校专业调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18:54:16
消息称苹果正测试iPhone Fold电池,容量最高5800mAh

消息称苹果正测试iPhone Fold电池,容量最高5800mAh

IT之家
2025-11-18 14:25:28
王思聪新女友被曝光!身材比懒懒还辣,亲自帮拎包正在“甜蜜期”

王思聪新女友被曝光!身材比懒懒还辣,亲自帮拎包正在“甜蜜期”

鑫鑫说说
2025-11-18 10:24:40
无论年轻时候多帅的男人,老了都会令人失望

无论年轻时候多帅的男人,老了都会令人失望

乡野小珥
2025-11-11 07:50:46
真正的传奇标准!NBA能退役三件球衣的只有4人,现役仅一人有戏

真正的传奇标准!NBA能退役三件球衣的只有4人,现役仅一人有戏

老郎体育汇
2025-11-18 12:32:20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参考消息
2025-11-17 16:19:06
BLG迎来巨大加强,Viper和On联手!EIK删文,两位冠军辅助要休息

BLG迎来巨大加强,Viper和On联手!EIK删文,两位冠军辅助要休息

小怪吃美食
2025-11-18 12:27:49
少林寺新方丈释印乐,上任仅一天,就被人扒出和美女大量的合照!

少林寺新方丈释印乐,上任仅一天,就被人扒出和美女大量的合照!

自娱众乐
2025-07-30 18:29:28
冷空气“到货”!广东大部寒冷预警信号生效,最低温将出现在这天

冷空气“到货”!广东大部寒冷预警信号生效,最低温将出现在这天

广东卫视
2025-11-18 14:28:07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致4人死亡,挂牌督办!

中国基建报
2025-11-18 14:23:14
中国昭告全球,介入台海连着一块打!美国火速改口:支持两岸和统

中国昭告全球,介入台海连着一块打!美国火速改口:支持两岸和统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44:54
没有尺寸战功在身的叶剑英,为何能跻身元帅之列?

没有尺寸战功在身的叶剑英,为何能跻身元帅之列?

大运河时空
2025-11-17 14:10:03
曾经又贵又拉的激光雷达,已经强到能当相机用了。。。

曾经又贵又拉的激光雷达,已经强到能当相机用了。。。

差评XPIN
2025-11-16 00:10:06
ASML证实中国有1400台光刻机,拆机赔数亿警告

ASML证实中国有1400台光刻机,拆机赔数亿警告

Kerry哲学
2025-11-17 14:03:10
全运会男团四强出炉!樊振东率队晋级,上届冠亚军半决赛相遇

全运会男团四强出炉!樊振东率队晋级,上届冠亚军半决赛相遇

烧体坛
2025-11-18 12:33:59
百度阿波罗已全资持股萝卜快跑关联公司

百度阿波罗已全资持股萝卜快跑关联公司

界面新闻
2025-11-18 10:53:17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172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晕了…

健身迷
2025-10-16 10:10:40
刘强东: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

刘强东: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独立APP

蓝鲸新闻
2025-11-17 19:04:03
国军五大主力覆亡史:林、粟、刘各灭一部分,谁消灭的最多?

国军五大主力覆亡史:林、粟、刘各灭一部分,谁消灭的最多?

瀚霖学史
2025-11-18 09:43:29
2025-11-18 15:07:00
深度训练营
深度训练营
记者,是一个需要反复训练的职业。
89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旅游要闻

云南洱源百年银杏披“金甲” 风吹叶落醉游人

教育要闻

化简二次根式:看起来很难,常规考题常规方法

大风降温,就穿羊羔毛!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