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已经用了三年。陈深坐在书桌前,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天的日期。这个习惯,从他三十岁生日那天开始,雷打不动。
窗外的城市刚刚苏醒,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投下细长的光影。左边一栏写着“价值”,右边一栏是“健康”,中间最大的一块空白,留给“成长”。这是属于他的三分法,简单,却改变了一切。
七点整,他合上笔记本,换上运动服。 电梯下行时,他想起三年前的自己——那时他刚经历创业失败,体重超标,每天被各种琐事撕扯得精疲力尽。直到某个加班的深夜,心脏突如其来的刺痛让他不得不停下。
医生说是过度疲劳。“你才三十岁,身体却像五十岁。”那句话像一盆冷水,把他浇醒了。
从那天起,晨跑成了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刺,而是配速六分钟的慢跑,沿着河道,正好五公里。最初是为了减肥,后来他发现,这半小时的独处时光,反而成了创意的源泉。很多困扰他多日的问题,在跑步的节奏中突然就有了答案。
九点,他准时出现在工作室。 这是他从失败中爬起后创立的咨询公司,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不同于第一次创业时的急功近利,这次他选择了一个细分领域深耕。
“陈总,客户对方案很满意,又介绍了新客户过来。”助理送来咖啡时汇报。他点点头,并不意外。这三年来,他拒绝了很多“快钱”项目,专注打磨自己的核心能力。昨晚,他刚完成一个新课程的学习,将最新的AI工具融入服务流程。价值,成了他新的关键词。
午后两点,是雷打不动的“勿扰时间”。 他锁上门,手机关静音。这一个小时,不属于工作,不属于社交,只属于沉淀。
书架上摆满了他这三年读过的书,每本都贴着密密麻麻的标签。有时是专业书籍,有时是人物传记,有时甚至是一本诗集。他说,专业让人精深,而跨界让人通透。就是在这个独处的时段里,他找到了那个让公司业务翻倍的创新点。
想起上周见的老友,对方惊讶于他的变化:“你怎么像换了个人?不仅事业上了轨道,整个人的状态都好太多了。”
他笑了笑,没有解释太多。只有他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简单的“三分法”。
下午五点,他准时下班。 这在过去的他看来是不可能的——曾经他以为成功就是要拼时长。现在他明白了,效率比时长重要百倍。健身房的一小时,是他对身体的投资。他说,好的身体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
晚上八点到十点,是家庭时间。 陪女儿读绘本,和妻子散步。然后,在睡前一小时,他会再次翻开那本黑色笔记本,记录这一天的收获与反思。
最后一个条目永远是“明日三件事”:一件关于创造价值,一件关于健康守护,一件关于自我成长。
台灯下,他写下今日的结语:“三年前,我同时追逐十只兔子,最后两手空空。如今,我每天只做三件事,却收获了整个森林。”
窗外月色正好,他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他依然会沿着这条简单的路走下去。因为真正的强大,不是四处出击,而是守住核心,日复一日,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合上笔记本的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所谓牛逼,不过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到不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