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上10时许,黄桷坪街道九龙湾社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66岁的独居老人范阿姨正坐在沙发上休息。突然,一阵剧烈的头晕袭来,她感觉整个世界天旋地转,左手麻木,想喊却发不出声音——脑血栓发作了。
意识渐渐模糊的最后一刻,她用尽力气,拉动了床边那根醒目的红绳,触发了旁边白色盒装设备的紧急呼叫。
“嘀”的一声清脆响起,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就这样被触发了。
同一时间,社区网格员童仁婷的手机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屏幕上清晰地显示:范淑珍老人紧急呼叫,位置……
“一收到警报,我一边往范阿姨家里跑,一边联系她妹妹和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童仁婷回忆道。当她赶到时,范阿姨已经半躺在沙发上,言语困难。在邻居的协助下,他们迅速行动,十分钟内就将老人送上了救护车。
从按下呼叫键,到被送进附近医院的急诊室,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经诊断,范阿姨是急性脑血栓发作。因为送医及时,紧急溶栓手术非常成功,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正在逐渐康复中。
![]()
范阿姨正在医院接受治疗。重庆电信供图
在这段紧张而高效的救援中,这套由中国电信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守护一键通”智能守护系统,在危急时刻成了老人可靠的“救命伙伴”。
无论是按下按钮、拉动手环,还是一声急呼,“守护一键通”都会瞬间响应,将求助信息同时发送给家属与社区网格员。这正是中国电信将科技创新的承诺,化为对千家万户时刻在线的默默守护。
而这套设备背后,是中国电信在智慧养老领域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它构建起“紧急联系人—社区网格员—7*24小时客服”三重守护机制,即在紧急联系人、社区网格员无响应时,自动转呼7*24小时客服坐席,可协助呼叫110/120,形成闭环保障。通过“主机+子机”全覆盖的设计,老人无论是拍、拉、喊,都能轻松触发求助,即使是不熟悉电子产品的老人也能轻松操作。
![]()
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守护一键通”。重庆电信供图
更贴心的是,系统不仅能响应紧急呼叫,后续还会具备智能监测功能。“当系统检测到老人长时间无活动时,会自动发出预警,提示网格员上门查看,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关怀的升级。”中国电信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电信)相关工作人员说。
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重庆电信积极贯彻落实数字重庆AI+综合场景的实践落地,正通过科技创新,将数字化能力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今年10月,重庆电信协同九龙湾社区遴选了20户亟需关爱的家庭,部署了“守护一键通”智能守护系统。截至目前,系统已成功处理各类呼叫与预警20余次,其中3起紧急情况均得到妥善处置,有效应对了老人滑倒、深夜不适等多种险情。
这种政企协同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正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重庆电信的技术优势与社区的治理需求深度融合,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地助力基层智治。
![]()
“守护一键通”交付图。重庆电信供图
重庆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深知,传统的关怀方式存在守护盲区。因此,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搭建一座7×24小时在线的数字桥梁,让紧急求助能瞬间抵达,切实筑牢社区养老的‘安全网’。未来,重庆电信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让数字化成果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为数字重庆建设、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电信智慧。”(潘珍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