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就拿金鸡影帝,是实力突破,还是剧组“人情牌”?我看着这条热搜,心里又激动又糟心,想把现场的画面和网上的吵闹一股脑儿搬出来,跟你慢慢掰一掰。
![]()
就在金鸡奖颁奖礼上,易烊千玺穿着黑色西装,站在麦克风前,声音还有点青涩,台词里有一句很直白的话:“未来道阻且长,我会继续努力。”前排的掌声很响,张艺谋笑得合不拢嘴,画面就是那种既温暖又带点戏剧性的场景。奖项是给《小小的我》里的刘春和,一个脑瘫患者。按现场氛围看,评委会和不少前辈都在为他鼓掌,认可他的表演转型。关于他为角色做准备:跟脑瘫患者学走路、学说话,吃饭喝水的每一个细节都练了好几个月,演完后甚至一度“走不出来”。这些细节你听着就觉得,这活儿确实不容易。
![]()
说实话,我能理解支持声里的理由。易烊千玺从偶像转为演员,这几年一步步接更重的角色,不管是叛逆少年、怪物样的角色,还是现在需要模仿生理缺陷的刘春和,反差都很大。片子里那种“脱偶像外衣”的表演,观众看了会觉得诚意满满。还有一个事实是,他出道12年,电影票房累计有资料说过200亿,这算不上偶然。换句话说,他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流量脸,而是有长期积累的演员轨迹。
![]()
再说不爽的那一面。吐槽绕不开两点:一是年龄,很多网友觉得影帝的位置该是“老戏骨”的归宿——那种几十年打磨出来的眼神、气场,24岁好像还没过足够的人生阅历;二是人际关系。这届评委会主任是张艺谋,而他和易烊千玺有多次合作,还确认会让千玺演他的新片《惊蛰无声》。更巧的是,本届最佳女主据说是宋佳,和千玺还是搭档,这层关联一被放大,就成了“避嫌不够”的讨论焦点。网友直接说“这届有水分”“背后肯定有人顶着”,还有评论写得更直白:“周润发、章子怡都没进名单,反而年轻流量得奖,标准哪去了?”针对钟楚曦拿最佳女配那事儿,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为什么她能胜过蒋勤勤和惠英红”的疑问声。
![]()
张艺谋当场挺千玺,笑容很大方,说这种20多岁却没有偶像包袱的演员稀有,值得鼓励。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在盖章:看得见,也想把公众情绪安抚下去。关于“避嫌”问题,官方有没有特殊机制,评审流程是不是公开透明——这些地方在我查阅资料后没看到完整说明,有待官方确认。也就是说,公众的质疑有合理性,但到目前为止,公开信息里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评选存在违规。
![]()
![]()
我觉得,这件事最核心的矛盾不是“易烊千玺值不值”,而是“评奖的公信力和公众的信任感”。从艺术角度看,演一个脑瘫患者,把肢体、语音、进食这些细节做到位,本身就是考验。千玺为角色付出的劳动,不应该被一刀切否定。与此同时,评奖体系里的透明度要跟上。公众看见评委主任和得奖演员有明确合作关系,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利益输送,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处理这种事,比辟谣更重要的是建立可见的过程:比如是否有回避机制、评分是否公示、专家打分能不能更细致,这些都不是空话,公众想知道。
![]()
娱乐圈里,资源、关系、口碑一直是共生体。年轻演员靠实力破圈值得被鼓励;老一代演员被冷落,引发情绪也很正常。问题在于行业如果一直被“看不见的规则”操控,观众对奖项的尊重会慢慢流失。对制片方、评审机构来讲,一次能留住公众信任的机会,远比一场短暂的争议要值钱得多。
结尾我想留个问题给你们:你觉得这次评选更像是年轻力量的正名,还是一次行业内部的关系博弈?你支持千玺拿奖的理由是什么,又或者你更在意评选流程的透明度?留言把你那句真心话丢下,咱们一起聊聊。
![]()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