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警民直通车上海”微信公号,9月15日有市民反映,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绿捷公司”)供应本市部分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存在问题。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对校园餐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第一时间组建调查组和工作专班,每日指挥调度,全面依法调查。
现已查明事件经过和绿捷公司及相关人员违法犯罪事实,调查发现,绿捷公司存在串通投标行为,勾连多家招标代理公司,通过组织陪标公司进行“围标”的方式,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服务项目,拟依照法定程序吊销绿捷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名责任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
同时,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已于9月23日起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供应,确保学生就餐不受影响。
针对这一热点事件,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品宣部专访了本所主任朱现领律师,请他围绕“串通投标罪”的法律界定、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专业法律解读。
“围标”“陪标”是违法犯罪
“绿捷公司案件看似是一起招投标领域的违规操作,实则反映出部分市场主体对招投标法律的漠视与误读。”朱现领主任在采访中表示,“很多人将‘围标’‘陪标’视为一种‘商业手段’或‘行业潜规则’,甚至认为只要中标结果‘看起来合规’就无法律风险。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朱现领指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了串通投标罪,明确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串通’,不仅包括投标人之间串通,也包括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实践中常见的‘围标’‘陪标’行为,正是串通投标的典型表现形式。”朱现领进一步解释,“‘围标’是指多个投标人事先串通,由其中一方或几方中标,其他方配合陪衬,实质上剥夺了招标人通过竞争择优选择的权利;‘陪标’则是指非真实投标人参与投标,其目的是配合串通行为,制造竞争假象。”
串通投标罪
要准确理解串通投标罪,朱现领主任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法律要件入手:
第一,主体要件。串通投标罪的主体为投标人、招标人,以及参与串通行为的其他单位或个人。“在绿捷公司案中,不仅绿捷公司本身作为投标人构成犯罪,其实际控制人、直接责任人员、中间人、招标代理公司负责人等,均被追究刑事责任,体现出该罪在司法实践中‘双罚制’甚至‘多罚制’的适用特点。”
第二,行为要件。串通投标行为具体包括: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轮流中标、约定放弃投标等;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泄露标底、协助撤换投标文件等;组织“陪标”公司统一制作标书、冒充参与开标等。“绿捷公司案件中,公司员工联系多家餐饮公司支付‘好处费’获取陪标同意,并统一制作标书、安排员工冒充陪标人员,这些行为均符合串通投标的行为特征。”
第三,结果与情节要件。串通投标罪以“情节严重”为入罪门槛。朱现领指出,“情节严重”通常包括:中标项目金额巨大、多次实施串通行为、造成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重大损失、串通手段恶劣、扰乱招投标市场秩序等。“绿捷公司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项目,涉及全市多所学校,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显然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并行,违法代价沉重
朱现领主任强调,串通投标行为不仅触犯刑法,也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行政法规,面临“双重处罚”。
“在行政层面,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吊销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对责任人员处以罚款、行业禁入等处罚。在刑事层面,责任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及罚金。”他进一步指出,“绿捷公司案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人已被逮捕,公司将面临‘双吊销’,相关责任人在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面对招投标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朱现领主任建议市场主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合规建设:
第一,树立依法投标意识。“企业应从根本上认识到,招投标是严肃的法律行为,试图通过串通、围标、陪标等方式获取中标机会的行为,将面临法律严惩。”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合规机制。“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招投标合规岗位或外聘法律顾问,对投标流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投标文件真实、合法,杜绝与第三方串通。”
第三,加强对合作方与员工的法治教育。“不少串通投标案件源于员工为完成业绩指标‘走捷径’,或与合作方形成‘默契’。企业应定期开展招投标法律培训,明确红线与底线。”
“串通投标罪的设立,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朱现领主任在采访最后强调,“司法实践中对此类犯罪的严厉打击,不仅是对违法者的惩戒,更是对全社会诚信体系的维护。”
他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在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唯有守法经营、公平竞争,才能行稳致远。”
通过典型案件的解析,我们旨在帮助公众增强法律意识,明晰权利义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既要勇于参与竞争,也需严守法律底线。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关注热点法律事件,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法律解读与维权指导,助力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本文由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品宣部采写,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有法律咨询需求,可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拨打服务热线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