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自2010年1月29日首飞以来,已历经15年试飞,至今仍显得颇为神秘。其制造速度缓慢,俄罗斯空军装备数量有限,且在俄乌冲突一线战场几乎未见其参战报道。俄罗斯对苏57似乎仍在进行国家试验和装备试用,未正式将其加入现役,这一点在苏57的展示上尤为明显。
![]()
尽管苏57曾飞出国界,参加珠海航展,但其关键部分,如弹仓,一直未正式对外展示。
近日,网上流传的俄罗斯官方视频显示,苏57终于打开了弹仓,特别是主翼根部的两个茧包式弹仓大方亮相。这两个茧包式弹仓各挂载一枚红外空空格斗弹,而前主弹仓似乎挂载了两枚经过隐身修形的对地攻击弹药,后弹仓则未打开。
这是苏57十几年来首次公开展示弹仓,但与歼20相比,差距显著。歼20早在珠海航展就已打开主弹仓展示,其格斗弹仓设计巧妙,采用翻转式设计,既能让红外导弹探出头准备攻击,又不破坏整体气动性能。
相比之下,苏57的茧包式红外弹弹仓在打开时会干扰气动效率,影响作战性能。
![]()
更重要的是,苏57的主弹仓长度约4米,宽度约1米,与歼35A等存在差距。其主弹仓设计似乎更侧重于挂载对地打击武器,相对更深但更窄,显示出俄罗斯对苏57多功能性的重视,特别是隐身弹药远程打击。
而歼20则更多作为制空战机存在,主弹仓可挂载至少6枚霹雳15远程空空弹,空战威力巨大。若进行对地打击,歼20也采用内部弹仓挂载,南昌航展上已展示其可内置复合挂架挂载小直径炸弹。
歼20的弹仓设计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空战的思考,与中国拥有更丰富的远程打击手段密不可分。
歼20能更专注地将机体结构、尺寸与重量用于照顾远程空空弹。而苏57未来能否容纳更多样化弹药,需俄罗斯相关部门进行配套设计。有人认为苏57可能打通前后弹仓,形成长细弹仓携带远程重型弹药,但这都需进一步设计。
![]()
苏57虽起步早,但进展缓慢。中国在苏57首飞一年后首飞歼20,现已研发第六代战斗机。且苏57的弹仓设计使其执行对地打击等高风险任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交由无人僚机完成。这表明苏57靠有人机隐身突防的理念已落后于最先进理念。从苏57的弹仓可见,俄罗斯航空装备发展观念似乎已落后于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