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合作文件密集签署,经贸、能源、民生全面开花,西班牙为何在欧盟对华政策分歧中主动加码?中国到底想给欧盟传递什么关键信息?
![]()
综合环球网、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消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期间,中西两国正式签署了10份合作文件,覆盖经贸投资、绿色能源、农产品贸易、科技研发等多个核心领域。
中方以庄严盛大的迎接仪式,欢迎费利佩六世夫妇来访。这次中西合作不是表面的礼节性互动,而是实打实的互利共赢,首先体现在经贸领域的深度绑定上。
自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最初的2000万美元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500多亿美元,足足增长了2500多倍。
现在中国连续多年是西班牙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也稳居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位置。这些肉眼可见的利益,让中西两国决定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
此次签署的文件中,电动车产业链合作成为亮点,中国企业将在西班牙布局生产基地,直接为当地增加3万个高技术岗位,而西班牙汽车产业急需的电池组件,从此也能获得稳定供应。
在医药化妆品领域,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打通了双向市场准入的便捷通道,让两国消费者都能更方便地买到对方的优质产品。
其次,绿色能源合作成为此次签约的重头戏,更是两国优势互补的生动体现。西班牙早已提出2050年碳中和目标,而中国在光伏、氢能等新能源领域拥有成熟技术优势,双方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再次,两国还决定在科技和教育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中国期望帮助西班牙挖掘其数字经济、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潜力。
![]()
西班牙作为对南美洲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而中国作为对南美洲投资最多的国家,两国未来可以一起拉美等第三方市场。
更重要的是,西班牙的选择给欧盟树立了一个务实的榜样,也恰恰诠释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之前欧盟讨论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6.3%的关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明确表示,呼吁欧盟“重新考虑”这一立场,并称“我们不需要贸易战,需要建立桥梁”。
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务实态度的正确性:2025年一季度,西班牙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7%,远远超过欧盟3%的平均水平。
![]()
反观某些欧盟国家,盲目跟风美国搞所谓的“去风险”化、产业链“去中国”化,结果导致车企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下滑,就例如荷兰对中企的“抢掠式”操作,直接让全世界车企陷入“芯片荒”,给这些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对比这些欧盟国家的操作,我们不难看出,西班牙和他们之间之所以发展大有不同,就是因为一个选择了务实合作,一个选择了“无理取闹”。
中国其实早就把态度摆得很明确,这次通过中欧合作,更是直接向欧盟传递核心信号: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没有任何出路。
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货物贸易额已超过78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也接近2600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利益绑定,绝不是“脱钩断链”就能轻易割裂的。
![]()
西班牙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才能在对华合作中拿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西合作的示范意义格外重要。双方均重申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为世界局势的动荡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因素。
对于欧盟来说,“识时务”不是一种妥协,而是要认清合作共赢的本质,摒弃零和博弈的思想,张开怀抱去迎接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才是一种“识时务”的体现。
中欧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的34.2%,贸易体量占全球23.6%,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共同挑战,携手合作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
中西签署的10份文件,不仅是双边关系的新里程碑,更是给欧盟的一份“合作答卷”。未来,希望欧盟能以西班牙为榜样,抓住绿色、数字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让务实共赢成为中欧关系的主旋律,这才是真正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